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學生心理 > 游戲上癮 > 正文
導讀孩子喜歡玩電腦手機游戲是一種普遍現象,家長擔心孩子迷戀游戲,勸不動,打不得,罵也不行,那么到底我們家長該怎么辦?...
孩子喜歡玩電腦手機游戲是一種普遍現象,家長擔心孩子迷戀游戲,勸不動,打不得,罵也不行,那么到底我們家長該怎么辦?
和游戲的這場戰(zhàn)爭,其實我們早已經一敗涂地了!
表面上看起來是游戲設計得太有趣,讓我們的孩子深陷其中,可實際是我們把孩子推向了游戲!
孩子迷戀游戲的真正原因是心理營養(yǎng)的極度缺失和渴望,造就了對游戲的心理依賴。
先看看游戲究竟給了孩子什么:
一、電子游戲有很強的交互性,給了孩子伴侶。
當孩子無聊的時候,當你沒給孩子關注的時候,是游戲充當了孩子的電子保姆,人機PK,或者與別的玩家PK,游戲有很強的交互性,游戲讓孩子不再寂寞,不再無聊。
二、沒時間玩,手機游戲成了孩子生活里的唯一樂趣。
很多孩子根本沒時間玩,在他們的生活里除了學習和作業(yè),就只剩下各種培訓班或者興趣班了,偶爾的放松就是電視或者手機游戲。
如果在孩子的生活里,樂趣的唯一來源就只剩下電視或者手機游戲,那么上癮,是必然的!
三、游戲的不斷進階,給了孩子很多價值感。
游戲無疑是更容易得到成就感的地方:游戲不會對孩子有無窮無盡的期望,不會埋怨他進步太慢,不會指責他失敗太多,他可以有無數次重來的機會。
而在這個過程中,有金幣、鉆石、寶盒、裝備等各種激勵,及時地給到他肯定與認可。
而這些,可能恰恰是我們沒有給到孩子的。
四、游戲給了孩子歸屬感。
共同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們有了共同的語言,他們互相認可互相接納,在這個群體里,他們是受歡迎的,被需要的!
還有一些網絡互動游戲是團隊作戰(zhàn),不分年齡不需要相識,都在一個團隊里,同甘共苦浴血奮戰(zhàn)出生入死!
五、游戲給了孩子放松和渲瀉的渠道。
玩游戲讓孩子放松,在游戲里可以暫時忘掉現實里的一切,把壞心情都扔出去。
成天宅在屋里,多余的精力無處發(fā)泄,男孩身體里本能的攻擊欲望,都可以通過暴力血腥的游戲這個虛擬的出口來渲瀉。
對陪伴、聯(lián)結、樂趣、價值、歸屬……的渴望,對這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又不可獲缺的心理營養(yǎng)的追求,才是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最大心理動力!
就如同大禹治水,游戲這個問題,只能疏,不能堵!滿足孩子成長所需的心理營養(yǎng),教孩子正確使用手機、電腦,學會自我管理,才能擺脫對游戲的依賴。
一、用心陪伴孩子。
給孩子買了一堆玩具,可你不能讓孩子跟墻壁玩,陪孩子玩玩具,陪孩子看動畫片、看電影、陪他做所有他喜歡的事;與他一起共同度過歡樂時光,分享他的快樂,用心來陪伴孩子。
一家三口雖然天天同在一個屋檐下,卻總是各忙各的,沒有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屬于“隱性失陪”。
二、幫助孩子找到更多樂趣,發(fā)展健康的興趣愛好。
孩子無聊的時候,打發(fā)時間最好的方式就是玩手機(不只是孩子,我們也一樣)。
所以,帶孩子去尋找生活中的不同的樂趣,并且享受其中。
輪滑、游泳、籃球、足球、羽毛球、看電影、閱讀……戶外的各種撒野,帶孩子去到大自然里!(注意,這里說的游泳、籃球等運動不是各種興趣班,而是單純玩耍上獲得的快樂。)
三、幫助孩子獲得成就感,不斷積累價值感。
無條件接納孩子,持之以恒地不斷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且告訴他,讓他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優(yōu)點,有很多值得欣賞并且讓爸爸媽媽可以為之驕傲的部分。
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為家庭或者他人做貢獻,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使孩子體會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并且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變化。
四、良好的溝通和關系,讓孩子體會到歸屬感。
做一個好的傾聽者,讓孩子有話愿意跟你說,努力成為孩子的小伙伴,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親子關系;
多參加一些同齡小伙伴的活動,讓孩子經常能跟好朋友在一起玩,有自己的人際小圈子。
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在群體中,體會到被尊重、被接納、被需要、甚至是受歡迎的。
五、教會孩子適當的放松和情緒釋放方式,用運動來釋放多余的精力。
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排得太滿,給孩子一些放松的時間,教會孩子既不影響、傷害他人,又不傷害自己的健康的情緒釋放方式。
多運動,特別是有肢體接觸的競技類運動能夠幫助男孩子釋放身體里原始的攻擊本能。
六、正確使用手機和電腦,學會自我管理。
手機和電腦是工具,不是游戲機!它們是工作學習的好幫手,獲取知識,掌握資訊……
對于這一代孩子來說,游戲是他們生活娛樂不可獲缺的一個部分,但不應該娛樂的全部。適度和時間上的限制是必須的,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孩子迷戀游戲,家長責任重大!預防比矯正更重要!一個心理營養(yǎng)俱足,自信健康的孩子,絕對不會游戲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