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959來源:壹心理精選(ID:yixinlijx)又到了清明時節(jié),去掃墓的時候,該帶上小孩嗎?這個問題真心不太好回答,大人們各有各的考慮:李奶奶:“小小孩去墓地?不吉利!”王伯伯:“這都什么時候啦,不搞封建迷信,但是小孩還小,又不懂,掃墓只會讓他不舒服吧?”張阿姨:“話是這么說,可是小孩總要長大的,我知道死亡這個話題是逃不掉的,但什么時候開始談比較合適呢?”趙爺爺:“是啊,"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清明掃墓,該帶上孩子嗎?”-如何跟煩躁癥孩子談死亡

更新日期:2021-09-10 14:29:57  來源:www.dealzgarage235.com

導讀">木棉959來源:壹心理精選(ID:yixinlijx)又到了清明時節(jié),去掃墓的時候,該帶上小孩嗎?這個問題真心不太好回答,大人們各有各的考慮:李奶奶:“小小孩去墓地?不吉利!”王伯伯:“這都什么時候啦,不搞封建迷信,但是小孩還小,又不懂,掃墓只會讓他不舒服吧?”張阿姨:“話是這么說,可是小孩總要長大的,我知道死亡這個話題是逃不掉的,但什么時候開始談比較合適呢?”趙爺爺:“是啊,...

">木棉959來源:壹心理精選(ID:yixinlijx)

又到了清明時節(jié),去掃墓的時候,該帶上小孩嗎?這個問題真心不太好回答,大人們各有各的考慮:


李奶奶:“小小孩去墓地?不吉利!”


王伯伯:“這都什么時候啦,不搞封建迷信,但是小孩還小,又不懂,掃墓只會讓他不舒服吧?”


張阿姨:“話是這么說,可是小孩總要長大的,我知道死亡這個話題是逃不掉的,但什么時候開始談比較合適呢?”


趙爺爺:“是啊,總有壹天我要走的,到時候我要怎么跟我親愛的小孫女說呢?爺爺搬去云上住了嗎?她鬧著去云上看我怎么辦?”


……


心理學家告訴你: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就是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和小孩談及「死亡」這個話題時,無論是美化還是回避,都是錯誤的做法——這會給小孩帶來錯誤的認知、進而影響他們對生命的理解。


但是不要擔心,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怎樣幫助小孩認識死亡,才是最恰當?shù)姆绞健?/p>


-01-

“人死之后,會在云朵上面生活嗎?”

小孩們眼里的死亡


對于這個問題,有人猶豫要不要帶,原因之壹是認為“太小的小孩理解不了死亡”。


吃下毒蘋果的公主只是陷入昏睡,人魚公主死后化成的泡沫還會折射彩色光芒,在提到“死亡”時,大人們往往給予美化。于是,在童話、新聞以及身邊故事的熏染下,年齡小的小孩們確實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1]



“可能……人們死后是去云上,繼續(xù)生活吧”


“人們死后是去了云上,繼續(xù)生活吧”,看起來,小孩們眼里的死亡是蒙著浪漫的面紗的;聽到這樣溫柔而美好的話,你是不是也會覺得有點浪漫?


只有浪漫還不夠!在西方與死亡最相關的典型節(jié)日——萬圣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的小小孩們都要喬裝打扮,不少小孩會扮成蹦蹦跳跳的幽靈、僵尸,然后挨家挨戶敲門要糖:TrickorTreat?紀念死亡的日子,就這樣在愉快的笑鬧聲度過了。


“社會氛圍把擺在小孩眼前的死亡浪漫化、娛樂化,但是這樣的行為并不會對理解有多大幫助,而是會讓小孩們更加迷茫,尤其是經(jīng)歷過親人死亡的小孩?!?/p>


心理醫(yī)生Pontikes這樣認為:摘下了面紗的死亡,會讓小孩覺得自己之前受到了欺騙。


“「死亡意味著終結」這樣抽象的概念,對于初中及以前的小孩來說,都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才上幼兒園的小孩可能感覺不到死亡的真實力量。他們會覺得死亡根本不會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甚至即便發(fā)生了,身邊的人也會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到了上中學時,大部分小孩們就能慢慢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了——沒有王子可以吻醒死去的公主了?!盵2]



-02-

“你對死亡避而不談,但死亡不會因此遠離”

說起死亡,大人常入的兩大誤區(qū)


也許,不拆穿小孩關于死亡的浪漫想象、支持小孩的娛樂,都是善良的大人們對小孩的保護。


但是啊!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小孩們迫切需要從你這兒學習「死亡課」,因為這會是他們受用壹生的「生命課」。家長們最常亂入的誤區(qū)有貳:[3]


①在小孩面前隱匿悲傷。堅強雖然是美好的品質(zhì),但萬壹自己身邊的親友去世時,強忍眼淚安慰小孩“他去了云朵上啦”并不是心理學家最推薦的方式,因為悲傷是正常的。


小孩摔壹跤感到疼了、沒有及時得到媽媽的抱抱,都會感到難過,甚至大哭,經(jīng)歷親友死亡這樣更大的創(chuàng)傷之后,哭泣和難過難道不是最自然的反應嗎?


②回避和轉(zhuǎn)移話題。還有的大人為了掩蓋傷心,即便自己本來在談論著死亡相關的話題,當小孩壹出現(xiàn)時,就會立刻轉(zhuǎn)移話題,企圖通過不讓小孩接觸死亡相關的話題來假裝死亡不會發(fā)生。


其實這是最不可行的。有研究探索了小孩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和小孩的死亡焦慮程度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兩者呈現(xiàn)負相關。這也就是說:


小孩越不理解死亡,就越會對死亡抱有更多的焦慮和恐懼。[4]


與此同時,死亡又是那樣的常見。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統(tǒng)計,2015年,全球有5640萬人死亡,其中有壹半的人被致死原因前十名帶走,如最大的殺手——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帶走了1500萬人,排名第十的道路事故也造成了多達130萬人的死亡。還有人“主動選擇”死亡——每年的自殺人數(shù)大概有80萬。[5]


這樣龐大的數(shù)字,意味著死亡可能就發(fā)生在小孩身旁,死亡教育,是大人們回避不了的。


“死亡給我要失去壹個人的感覺?!薄斑@讓我有點傷心?!?p>

那么問題來了:帶小孩去掃墓、也和小孩講講清明的傳統(tǒng),能夠幫助小孩正確認識死亡嗎?


-03-

“清明,要帶小孩去掃墓嗎?”

讓小孩面對「死亡」的正確方式


回到開頭的問題,該讓小孩參與掃墓嗎?


木棉君拿這個問題去問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爸爸說:


“咱們家的墓園就在老家那個小山坡上,人多、地方小,怕不安全,所以你小的時候都沒帶你去;后來你長大了,清明假期總是很忙,也就沒想著帶你去?,F(xiàn)在想想,其實應該去的,每次站在那里,爸爸就會覺得,那里是最靠近我爺爺、我太爺爺?shù)牡胤剑m然你從來沒有見過他們,但是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


在Quora(外國人的知乎)上也有類似的問題,雖然國外沒有清明掃墓的儀式,但有人會問“可以帶小孩去參加葬禮嗎?(IsitOKtotakekidstoafuneral?)”,在這個問題下面,有答主講了這樣的故事:[6]


“在我丈夫還不到陸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因為太小,他沒有被帶去參加葬禮,甚至沒有被告知父親去世的消息。直到兩個星期后,他問母親:‘爸爸死了,是嗎?’


他沒有機會跟父親道別,也沒有機會了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將會發(fā)生什么。在這件事上,他永遠原諒不了母親?!?/p>


允許小孩參與儀式是很重要的,「死亡」這樣的「生命儀式」就更重要。


在案幾上擺壹張逝去親人的照片,清明時在墓前放壹枝花,讓小孩來做這些小小的儀式,都可以讓小孩感覺到當下的場景和情緒是自己可控的。


尤其是中學的小孩。Pontikes指出:這個年齡的小孩最常思考家庭傳承、人生意義的問題[2]。在完成這些儀式的時候,也正是跟小孩解釋、討論的好時機。


當然,以上木棉君僅考慮了儀式的作用,如果墓園在偏遠的山區(qū),有太多對年齡太小的小孩來說的不安全因素時,這樣的現(xiàn)場教育可以等小孩長大壹些時再進行。


除了參與儀式,大人也可以創(chuàng)造跟小孩討論“死亡”的時機,比如跟小孩壹起看《尋夢環(huán)游記》。木棉君覺得里面的壹些臺詞就很好地詮釋了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遺忘:



《尋夢環(huán)游記》來源:豆瓣


此外,在教小孩面對“死亡”上,大人們還需注意叁點:


①坦誠相對,并直接使用“死亡”這個詞。


不僅在我國的文化中人們會回避“死亡”“去世”這樣的字眼,即使是在西方,直接使用“死亡(deadordied)”也令人不舒服,還會被視為不禮貌,所以人們往往用“離開”“走了”或者有欺騙意思的“睡著了”來替代。


但研究表明:當涉及到解釋時,用更加現(xiàn)實化的詞來描述死亡,對整個哀傷的過程都是更有利的。[3]


②適量分享關于故人去世的信息。


不必對死亡的原因等諱莫如深,但也不必壹股腦都傾倒給小孩,這種分享最好根據(jù)小孩詢問的問題來展開。有時,小孩們的壹些問題也會很難給出答案,尤其是在這樣難過的場景下。


他們可能會問:“爺爺在來到墓地這個家里前,是怎么想的?”


比起支吾瞎編,坦然表達“不知道”就好了。




③分享回憶和情感,并接納可能帶來的傷痛。


研究表明:分享逝去親人的故事和記憶,其實在整體上有助于治愈哀傷。[3]


分享之后,準備好面對各種情緒反應:有的小孩在聽到這些事后,可能壹整天都悶悶不樂、沉默不語,但沒必要強迫自己或小孩在短期之內(nèi)就振作起來——難過的情緒也是人生的壹部分。


如果在談論之后,小孩出現(xiàn)了日常生活活動的退化(例如尿床)、睡眠問題(例如噩夢驚醒)等嚴重反應,并且持續(xù)了陸個月及以上,家長才需要擔心,此時需要求助于專業(yè)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yī)師。


最后還有壹點,是木棉君想格外指出的:


我覺得,能提出“要不要帶小孩掃墓”問題的人,壹定是認真思考并關心照顧著小孩的人。但在照顧、教導小孩的同時,壹定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清明這個“對故人的思念如紛紛細雨浸潤人心”的時節(jié)。


在自己的悲傷難以排遣的時候,記得及時尋求家人、朋友、咨詢師等社會支持。


別忘了,能照顧好自己的人才更有能力照顧好身邊的人。


愿你,和在你心中永駐的他們,都能安好。



References/本文參考資料:[1]YouTubeVideo:LifeandDeath-Children'sthoughts.[2]ScienceDaily:TalkingtokidsaboutdeathamidstthefantasyofHalloween.[3]PsychologyToday:TheDo'sandDon'tsofTalkingwithaChildaboutDeath.[4]Slaughter,V.,&Griffiths,M.(2007).Deathunderstandingandfearofdeathinyoungchildren.ClinicalChildPsychology&Psychiatry,12(4),525-35.[5]WHO:Thetop10causesofdeath.[6]Quora:IsitOKtotakekidstoafuneral?


寫在文后


木棉君有壹個舅舅家的表弟,他在3歲的時候,親眼目睹了舅媽搶救無效身亡。據(jù)舅舅說,3歲的他趴在舅媽遺體上哭著喊“媽媽你別死”哭了壹晚上。


舅舅問木棉君:“我該怎么跟他解釋?”


那個時候木棉君初識心理學,得知此事又是心痛又是手足無措,甚至懷疑起學心理有什么用:既不能阻止人的死亡,又不知道如何平復死亡帶給生者的痛苦,甚至連這個問題都回答不了。


后來,木棉君的媽媽將表弟領到了木棉君家里,像對待親兒子壹樣養(yǎng)育;隨著學習的深入,木棉君也愈發(fā)認識到心理學的“用處”,對待弟弟,按最近發(fā)展區(qū)搭腳手架,適時進行各方面的教育,接納小孩和大人都會出現(xiàn)的負面情緒……就像木棉君的slogan里說的那樣,“以所有知識全部溫柔”,來相處。


而看完文章的你應該也明白了,直面死亡,對生命坦誠,還有儀式感,和掃墓本身沒有直接的關系,關鍵是你在教育小孩長時間的過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態(tài)度。


愿我們合理應用知識,而世界以溫柔待我們。


感謝@張真Derek對本文的指導,遇到壹位能找到自己的糾結點并且提出可操作改進方法的主編真是壹件幸運的事吶。
作者簡介:木棉959,初級攝影汪中級心理汪高級段子汪超級單身汪愿以我所有知識全部溫柔愛你行走的京師心理大學堂(ID:bnupsychology)廣告牌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