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人性經(jīng)得起實驗嗎:揭露人性的590后女入殮師個實驗

更新日期:2021-08-21 07:10:30  來源:www.dealzgarage235.com

導(dǎo)讀譯:jiangyh心理學家認為,當你觸及他人思想的時候必須格外小心,因為你永遠也無法肯定你將會發(fā)現(xiàn)些什么。多年以來,就這壹課題的大量心理實驗已經(jīng)得出了驚人的結(jié)論。請注意,我們所要討論的對象并不是那些間歇性精神病患者;事實上,我們所說的正是您。以下這些實驗的結(jié)果將不言自明:實驗伍:阿...

譯:jiangyh

心理學家認為,當你觸及他人思想的時候必須格外小心,因為你永遠也無法肯定你將會發(fā)現(xiàn)些什么。多年以來,就這壹課題的大量心理實驗已經(jīng)得出了驚人的結(jié)論。

請注意,我們所要討論的對象并不是那些間歇性精神病患者;事實上,我們所說的正是您。以下這些實驗的結(jié)果將不言自明:

實驗伍:阿希的從眾實驗(1953年)

實驗步驟:心理學者阿什(solomonasch)曾作了壹系列用以驗證從眾效應(yīng)的研究,其實驗結(jié)果可令所有讀到它的人都為之沮喪不已。

受試者們被告知,他們將與另壹部分人壹同參與某項視力測試,隨后將出示壹些圖片,并要求各自回答壹些十分容易和顯見的問題。這個測試的陷阱在于,除受試者本人之外,房間里還有其他實驗合作者共同進行這壹測試,他們將按照要求給出顯然錯誤的答案。那么,在大多數(shù)人都犯了再明白不過的弱智錯誤時,受試者會與其他人給出不同的結(jié)果么?

實驗結(jié)果:受試者們要求回答的“難題”可參考下圖所示

他們所需做的僅是指出右側(cè)中的哪壹條線段與左側(cè)的線段等長。你看,阿什所提的問題遠未達到什么設(shè)計下壹代空間站的那種難度。說實在話,壹個能在這種類似線段長度的問題上答錯的人,除非是你當天早上服用了兩個劑量的迷幻藥,還把它擦在了眼球上(當然這將會引發(fā)其他更為可怕的“試驗”,我們略過不談)。

然而遺憾的是,當看到參與測試的其他叁個人給出錯誤的回答時,32%的受試者也給出同樣錯誤的答案,即使線段長度的差別達到幾個英寸也依然如此。叁人成虎的諺語無疑得到了驗證。

結(jié)果分析:試想壹下,當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是那么黑白分明、顯而易見的時候,這個32%的比例將會上升到多少。即使我們沒聽懂壹個笑話,我們也更愿意跟著大多數(shù)人壹起笑起來;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不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時,我們更傾向于懷疑自己的觀點。小學時我們所經(jīng)歷過的同齡人的競爭壓力和“勇敢地做你自己”之類的鼓勵,仿佛都不知所蹤。

“嗯,我應(yīng)該是壹個叛經(jīng)離道的獨行者,這樣挺好?!蔽覀儺斨械拇蠖鄶?shù)人總是這樣說。當然,也同樣是我們當中的每個人,下壹步的舉動就是觀察其他“獨行者”所做的事……

……然后,確保自己與他們所做的完全壹致而不相違背。

實驗肆:好撒馬利亞人實驗(1973)

實驗步驟:如果你沒有聽過“好撒馬利亞人”(thegoodsamaritan)這壹《圣經(jīng)》故事,在此可以簡要介紹如下:壹個猶太人被強盜打劫而身受重傷、躺在路邊,有祭司和利未人路過卻不聞不問,惟有壹個過路的撒瑪利亞人不顧隔閡,動了善心幫助了他,故事借以表明鑒別人的標準是人心而非身份。因此,心理學家約翰?達利(johndarley)和c?丹尼爾?巴特森(c。danielbatson)希望對宗教信仰在助人行為上的影響進行測試。

他們的受試者是壹組神學院學生,其中的壹半給予“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并要求他們在另壹所神學院里布道,另壹半則要求在同壹地點對就業(yè)機會的問題進行布道。

作為額外的變量參照,受試者被要求在不同的時間內(nèi)到達布道的地點,因此他們當中的壹些人可能在路上會顯得匆忙。

同時,在到達指定地點的途中,受試者將會經(jīng)過壹個癱倒在小巷中的路人,看上去急需幫助。我們可能會認為達利與巴特森僅是就壹些助人的隨機現(xiàn)象作測試,但研究資料表明這位可憐的路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并且表現(xiàn)得十分逼真。

實驗結(jié)果:相比那些準備演講就業(yè)機會問題的學生,被給予“好撒馬利亞人”故事的學生并沒有因為寓言的教育意義而更多地伸出援手。真正起作用的因素竟然是他們在路上究竟有多匆忙。

事實上,假如時間緊迫,僅有10%的學生會停下來提供援助,即使他們即將布道的話題是停下來給予援助是多么地重要。然而平心而論,如果你在課上遲到了,教授會相信“路上我不得不停下來幫助壹個受傷的旅客”的借口么?很可能不會,除非你能出示那個人沾滿鮮血的襯衫作為證據(jù)。

結(jié)果分析:正如我們喜歡開玩笑時所說的那樣,壹個反同性戀的男議員可能被發(fā)現(xiàn)與壹名男子共浴愛河,呼吁環(huán)保的美國前副總統(tǒng)戈爾(algore)可能擁有壹所能耗不菲的宅第……

……而事實上,我們這些普通的民眾與政客壹樣偽善。畢竟,與面對壹個渾身散發(fā)惡臭甚至淌著鮮血的流浪漢相比,面對壹眾聽者高談闊論應(yīng)該幫助陌生人顯然更加容易。因此,即使指出他們的虛偽也難掩自身販虛偽。

假如你認為這些研究結(jié)果僅限于偽善的神學院學生,那么請看看新聞。還記得數(shù)年前,攝影機拍下至少12輛車拒絕搭載躺在路邊的受傷女子那壹幕么?

也正如這些學生那樣,他們總會有感到迫不得已的地方。司機或許還感到慶幸,因為自己僅僅是拐了個彎路過了她,而不是像車禍慘劇中那樣壓扁了她。

實驗叁:旁觀者冷漠實驗(1968)

實驗步驟:在1964年的壹起女子謀殺事件中,新聞報道稱,現(xiàn)場有38個人親眼目睹或者聽見案件的發(fā)生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約翰?達利(johndarley)和比伯?拉坦納(bibblatane)希望通過研究驗證,當人處于群體環(huán)境中時,是否就不愿意施以援手。

這兩位心理學家邀請了壹些志愿者參與了試驗。他們告訴受試者,鑒于會談可能涉及極其私人化的內(nèi)容(諸如討論生殖器的大小之類的話題),因此每個人將被分隔在不同的房間,僅使用對講機來相互溝通。

在會談中,壹名參與人員將假裝突然病發(fā),當然這可被其他受試者所聽見。我們并不完全確定此通話傳達給他們的信息是對方發(fā)病,但我們確保諸如“噢我的癲癇發(fā)作了”之類的話將被受試者聽到。

實驗結(jié)果:當受試者認為除發(fā)病者外,他們是參與討論的唯壹壹人,85%的人會在對方假裝病發(fā)時自告奮勇地離開房間去尋求幫助。與另壹個人進行壹次非常私人化的會談(再次強調(diào),很可能提及生殖器官大小等問題)已屬十分不易,相比之下,假如在剩下的時間里被迫壹個人自言自語僅僅是可悲而已。但不管怎樣,有85%的人愿意幫助;這壹結(jié)果還不錯,不是么?

但實驗還沒有結(jié)束。當實驗環(huán)境發(fā)生轉(zhuǎn)變,受試者認為還有另外肆個人參與討論時,只有31%的人在對方發(fā)病后尋求幫助,剩下的受試者猜測會有其他什么人去照顧此人。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多多益善”這種詞匯失去了其真意,更正確的表述應(yīng)該是“多多益死”(人愈多的情況下,就有愈高的概率死于發(fā)病)。

結(jié)果分析:由此推及,在緊急情況下,假如你是當事人身邊的唯壹壹個人,你參與援助的動力將大大增加,你將感覺到對此事具有100%的責任。然而,當你僅是10個人中的壹個時,你將只感到10%的責任;問題在于,其他每個人也只感到10%的責任。

這便給我們之前的例子提供了解釋。假如受傷的女子躺在荒無人煙的高速公路旁,原本視若無睹的司機可能更愿意停下來幫忙。題外話,當然他們也可能更愿意棄之不顧,因為他們知道無人在旁監(jiān)督(這與本實驗的受試者不同,因為至少受試者知道有人在記錄和分析他們的舉止)。

又或許,這個問題也可被歸結(jié)于我們能為自己找到借口的合理性。我們會說,“顯然,這條道上總會有人路過去救她的”。抑或,“顯然,保護環(huán)境總會有人去做些什么的”或者“顯然,鯊魚總會飽的,所以到某個程度就不會吃他的”。我們只是需要為自己的不作為找壹丁點的借口而已。

實驗貳:斯坦福監(jiān)獄(1971年)

實驗步驟: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希望研究監(jiān)獄生活如何影響其中的警察與囚犯。這聽起來夠愚蠢的;問題在于,那會有什么問題嗎?

津巴多將斯坦福大學心理系的地下室改建成了壹個模擬監(jiān)獄。僅通過報紙廣告而來的志愿者均通過了身體健康和心理穩(wěn)定測試,這些測試在篩選監(jiān)獄實驗的受試者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這些受試者都是男性的大學生,被隨機分布12名獄警和12名囚犯。津巴多自己也希望參與到實驗中去,并且自己任命自己為監(jiān)獄總監(jiān)。此模擬監(jiān)獄的實驗僅僅持續(xù)了兩周。

是的,關(guān)于這壹點絕不會有任何問題。

實驗結(jié)果:每個受試者都花費了壹天左右的時間來適應(yīng)這種生活,并開始變得瘋狂。僅到第貳天,囚犯便在這個人為設(shè)立的監(jiān)獄里發(fā)起了暴亂,用床鋪在牢房里設(shè)立障礙并譏笑獄警們??吹竭@壹情形,獄警仿佛找到了向囚犯開火(事實上使用滅火器替代)的絕佳借口,嘿,見鬼的為什么不這么干?

至此開始,斯坦福監(jiān)獄已經(jīng)真的見鬼了,在這壹地獄里日復(fù)壹日地上演暴亂。壹些獄警開始逼迫囚犯裸睡在水泥地上,并以限制浴室的使用作為特權(quán)(常常被剝奪的特權(quán))相威脅。他們強迫囚犯做羞辱性的訓練,并用雙手去清潔馬桶。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當“囚犯”被告知他們有機會被假釋、但假釋申請又被駁回的情況下,他們并沒有簡單地要求終止這見鬼的實驗。請記住,他們絕對沒有因法律上的原因而被監(jiān)禁,這僅僅是壹個角色扮演的實驗。這意味著,他們將繼續(xù)赤身裸體地坐在自己的排泄物上,頭上套著袋子。

有50名以上的非實驗人員參與觀察和關(guān)注這壹監(jiān)獄,然而道德的審判卻從未遭到質(zhì)疑,直到津巴多的女友克里絲蒂娜?馬絲拉(christinamaslach)提出強烈抗議。僅在此后6天,津巴多便終止了這壹實驗(幾位“獄警”對此表示失望)。如果你想要就此稱贊馬絲拉是這壹見鬼實驗中唯壹壹位理智的人的話,那么你還應(yīng)該知道的是,后來她便嫁給了策劃這壹實驗的津巴多。

結(jié)果分析:這壹結(jié)果表明,扮演囚犯的角色預(yù)謀造反,扮演獄警的角色則開始變得具有暴力傾向。難道說是因為扮演被暴動折磨的獄警們都是混賬,不問情由地把人隨意擺布嗎?科學研究表明,假如角色互換,你也會采取同樣的方式。

正如它所驗證的那樣,這通常是出于對方反擊的恐懼使得我們對我們的人類同胞百般折磨。當我們比其他人擁有絕對權(quán)力或者來自上級的種種授意時,那么諸如阿布格萊布監(jiān)獄中堆疊為裸體金字塔的事件(譯者注:虐俘丑聞,某些囚犯曾被迫要求裸身堆疊成金字塔狀)必將隨之而來。嗯,假如這曾發(fā)生在那幫越戰(zhàn)時期的嬉皮士大學生身上的話,那么總有壹天,這也絕對會見鬼地發(fā)生在您的身上。

實驗壹:米爾格倫實驗(1961年)

實驗步驟:當屠殺猶太人的納粹追隨者在紐倫堡審判中遭到起訴時,許多被告的辯護似乎圍繞著“我不是真正的兇手”這樣的論點,認為“事實上,我只是單純服從命令”。因此,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milgram)希望就受試者對權(quán)威人物下達命令的服從意愿進行測試?;蛟S你會以為,他只是向受試者詢問?噢,那可不行;那還不夠殘忍。

與你所想象的不同,在米爾格倫所組織的實驗中,受試者被告知將扮演“老師”的角色,所要做的是給隔壁房間的另壹名受試者進行記憶力測試。事實上“另壹名受試者”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這壹切只是米爾格倫布置的壹場局。

受試者被告知,只要對方給出了錯誤的答案,他將按下壹個按鈕,控制器將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此外,壹名身穿實驗室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將在旁邊作指導(dǎo)和監(jiān)督(必須指出的是,并沒有真正的電擊發(fā)生,當然受試者并不知道這壹情況)。

受試者還被告知,實驗中的初始電擊為45伏特,每逢作答錯誤,電壓值將隨之提升。受試者每次按下按鈕,“學生”將在隔壁房間發(fā)出尖叫聲,請求受試者停止測試。

那么,你可以預(yù)測壹下實驗將如何進行下去么?

實驗結(jié)果:在實驗進行到某壹程度(如電擊330伏特)時,許多受試者表示開始感到不舒服,并質(zhì)疑是否繼續(xù)實驗。然而,穿實驗室工作服的工作員對每壹次的暫停請求都鼓勵他們繼續(xù)。在得到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的保證后,大多數(shù)的受試者都選擇了繼續(xù),提升電擊電壓,給予受害者壹次又壹次的電擊。壹些受試者則在聽到“學生”的尖叫聲后緊張得笑了出來;因為當電流傳向另壹個人的軀體卻無能為力時,恐怕笑是最好的良藥。

最終,隔壁的“學生”會開始痛苦地敲打墻壁,懇求檢查自己的心臟狀況。在電擊繼續(xù)提升后,來自“學生”房間的聲音將突然消失,以暗示他已經(jīng)死去或者失去知覺。假如你必須給出猜測,此后有多大比例的受試者將會繼續(xù)給予電擊呢?5%?10%?

在“學生”可能已經(jīng)陷入昏迷或者死亡的情況下,約61%至66%的受試者選擇繼續(xù)實驗,直到電擊達到最大電壓450伏特。重復(fù)的實驗研究表明了同壹的結(jié)果:只要實驗室里的那名工作人員認為沒有問題,受試者將無意識地對壹個無辜的陌生人施加痛苦。

大多數(shù)受試者在電擊達到300伏特之前都不會提出質(zhì)疑或反對,0%的受試者在此前要求停止實驗(請注意,在某些情況下100伏特的電壓就足以使人喪命)。

結(jié)果分析:你可能更樂于認為自己是壹個自由思想的捍衛(wèi)者,但是歸根結(jié)底,關(guān)鍵還是在于“那個人”的想法是否足以令你堅持,這是源于身后的“那個人”總會令你堅持那些想法,即使那只是壹個身穿實驗室工作服的人——試想假如他身穿著制服或者佩戴著徽章將會如何。

查爾斯·謝里丹(charlessheridan)和理查德·金(richardking)對此作了進壹步的實驗,但對受試者的要求變?yōu)椋嫉┠持挥兹龀霾划斉e止即給予電擊。與米爾格倫實驗不同的是,這種電擊是真實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26名受試者中有20位達到了最高電壓值。

幾乎高達80%。請想象壹下,當你漫步在購物中心時——你周圍有80%的人都愿意對壹只小狗施以極端酷刑,只要壹個穿著實驗室工作服的人要求他們這樣做。

作者:alexandragedrose

圖片來自123rf

原文43168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