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在平日生活中,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對異性交往、早戀苗頭等都如臨大敵,發(fā)現之后立刻會暴跳如雷,甚至不惜采取很多過激的行為來“拆散”。但是這種情況往往會適得其反,青春期早戀問題亦疏不亦堵,利方北京心理咨詢中心為您分析。案例:小蕊的媽媽非常痛苦地打來求助電話,原因是她發(fā)現女兒似乎在戀愛方面走“偏”了。高一的時候小蕊媽媽發(fā)現她和班上一個男同學來往比較親密,經常會一起上學放學,也會互發(fā)...
在平日生活中,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對異性交往、早戀苗頭等都如臨大敵,發(fā)現之后立刻會暴跳如雷,甚至不惜采取很多過激的行為來“拆散”。但是這種情況往往會適得其反,青春期早戀問題亦疏不亦堵,利方北京心理咨詢中心為您分析。
案例:
小蕊的媽媽非常痛苦地打來求助電話,原因是她發(fā)現女兒似乎在戀愛方面走“偏”了。高一的時候小蕊媽媽發(fā)現她和班上一個男同學來往比較親密,經常會一起上學放學,也會互發(fā)短信,有幾次還聽其他同學說小蕊放了學和那個男同學一起在教室里不回家。于是擔心的小蕊媽媽就對小蕊進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終于在這場持久戰(zhàn)后,小蕊不再和那個男生來往,回到了學習上來。
可誰知前陣子小蕊媽媽無意間匯總看到女兒手機中和另一個女兒異乎尋常親密的照片,害怕了,實在不知怎么辦了,才打來求助電話。
利方青少年心理咨詢分析
家長盲目地堵截孩子的“早戀”,很有可能像案例中的小蕊一樣,對異性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出現同性戀傾向的情況。
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指出,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對異性產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也是青春期心理發(fā)展特點所必經的階段。在西方很多國家是沒有“早戀”這個詞,一般會使用“青春期戀愛”來形容青春期這段美好的戀愛。其實面對孩子青春期戀愛,家長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不是封堵,也不是誤導,而是理解與引導。
在生活中,多數的父母和老師關注的關于早戀的禁止行為往往只是發(fā)生在異性之間的親密交往,但凡發(fā)現孩子與某個異性同學或朋友的交往稍微有些頻繁,便會出面制止或是大聲斥責,三番五輪地給孩子“講道理”,無疑是想然孩子收心好好學習,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僅達不到家長所期望的目的,更有可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是在選擇伙伴上出現對異性的排斥以及恐懼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更希望得到同學尤其是異性同學的認可,他們有愛他人的需要,也同樣有被愛的需要。如果家長或者教師對孩子青春期的早戀行為一味地武斷采取堵截,很有可能心理還未成熟的孩子造成傷害,讓他們對異性產生恐懼心理,時間一長,很有可能這樣的愛就發(fā)展到同性上來。
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指出,孩子的性教育非常重要,千萬不可含糊帶過,對孩子進行正確全面科學的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進行性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孩子出生后,從性別、名字、著裝等各方面比應該讓孩子有性別混淆,從而影響孩子的性取向。
二、隨著言語功能的完善,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將性教育貫穿始終,例如圖書、畫報、故事,使孩子對自然繁殖產生自然的認識。
三、探索自己的身體也是健康性教育良好的開端。在孩子睡前、洗澡的時候可以很自然的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對生殖器官要采取自然的態(tài)度,不要為其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并且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四、針對孩子關系性方面的問題,家長不應該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用孩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言語給予回答,尤其是在經常會被問到的“我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上。
五、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其自身的行為也是很好的模范。家長之間情感真摯,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是孩子熱愛生活,能夠正確對待性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