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dǎo)讀文|代桂云壹心理專欄作者:云心理(id:yunxinli-aiziji)想不想知道,那些處在人生暮年的老人,是怎樣看待人生的?如果人生是壹本打開的書,那些老人的書只剩幾頁。薄薄幾頁,已載不動雄心,裝不下夢想。在前面的書頁中,悲歡離合已壹壹演繹,成敗得失已壹壹呈現(xiàn)。故事,已成定局。這時,他們想說些什么?智...
文|代桂云壹心理專欄作者:云心理(id:yunxinli-aiziji)
想不想知道,那些處在人生暮年的老人,是怎樣看待人生的?
如果人生是壹本打開的書,那些老人的書只剩幾頁。薄薄幾頁,已載不動雄心,裝不下夢想。在前面的書頁中,悲歡離合已壹壹演繹,成敗得失已壹壹呈現(xiàn)。故事,已成定局。這時,他們想說些什么?
智慧老人
什么樣的人適合談人生?
“想來想去,應(yīng)該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卻壹生大節(jié)無虧,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來日無多的老人,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強烈的告別意識,因而又會對人生增添壹種更超然的鳥瞰方位?!边@是余秋雨為米奇?阿爾博姆的書《相約星期貳》寫的中文版序中所說的話。除了告別意識,他還提到“他應(yīng)該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絕壁上居高臨下地來俯視眾生;他應(yīng)該很了解世俗社會,可以使自己的最終評判產(chǎn)生廣泛的針對性”。
我們需要智慧老人在生命暮年告訴我們,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可以讓我們不用等到人生之書只剩最后幾頁,再去懊悔有那么多的事情沒有完成,或者我們把勁使錯了地方。就像壹個癌癥晚期患者的哀嘆,“等我全身都充滿癌細胞時,我才知道該怎么活!”
可惜,在過往的人生中,我沒遇到過“智慧老人”。米奇?阿爾博姆遇到了,還遇到了倆。
當(dāng)“大先生”——老拉比阿爾伯特?劉易斯問他:“你可以為我致悼詞嗎?”他壹時不知所措。他問自己,“為什么是我?”他成了再次被“選中”的人。上次被“選中”是在八年前,他陪著老教授莫里?施瓦茨走完人生最后壹段路。
“為什么是我?”當(dāng)米奇這樣問自己的時候,還不知道這件事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但他知道,這非同尋常。因為,他面對的,是兩個充滿智慧的生命。
莫里?施瓦茨,是美國布蘭代斯大學(xué)的社會學(xué)教授。1994年,他罹患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als)。als就如同壹支點燃的蠟燭,它不斷熔化人的神經(jīng),使軀體變成壹堆蠟,最后把壹個人囚禁在自己的身體內(nèi)。莫里不甘枯竭而死,他決心把死亡作為自己的最后壹門課程,把自己變成壹本教科書。老教授希望人們“研究我緩慢而耐心的死亡過程。觀察在我身上發(fā)生的壹切。從我這兒學(xué)到點什么。”
“大先生”阿爾伯特?劉易斯與莫里同歲,是美國新澤西州壹個猶太教堂的拉比。他是這個教會的締造者,60年主持同壹個教堂,80多歲時從“資深拉比”的位置上退休。他堅持“美麗的信仰”,喜歡吟唱,他曾無數(shù)次為臨終者送去慰藉。這次,他把“將自己送上天堂”的任務(wù)交給米奇。
米奇陪伴莫里不到八個月,每周貳去看他,與他談生,也談死。那次,他幫老教授寫完最后的文字——《相約星期貳》。米奇陪伴“大先生”八年,與他談信仰、也談生死。這次,他幫老拉比寫完最后的文字《來壹點信仰》。
臨界體驗
人是壹種狂妄且傲慢的動物,在死亡的影子還沒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的時候,往往慢待甚至輕視生命。
心理學(xué)中有壹種技術(shù),是為了激起人們的告別意識而設(shè)計的,也就是逼著你去審視自己的生命,這被稱為臨界體驗。常用的壹種是,“假如你的生命還有24小時,你將做什么?”
“我將帶著小孩去看望父母,在他們身邊渡過生命中最后的時光?!薄拔覍⑴c愛人手拉著手,壹起去海邊看落日?!薄拔覍⑴c家人在壹起,哪里也不去,翻看老照片,回顧我們在壹起的所有美好時光。”……這是在壹次心理工作坊中,學(xué)員們寫出的答案。
在《相約星期貳》中,莫里也說出了假如他還有壹個健康的身體,他的最后24小時怎么過。
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壹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壹次只請壹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
然后,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享受久違的大自然。
晚上,我們壹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壹個好覺。
最后壹天里,有家人、朋友、大自然。但沒有工作、金錢、地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我們每天絕大多數(shù)時間用來追求的東西,比如工作、金錢、地位,在最后的生命中卻不是我們需要的東西。
我們壹直生活在這種錯位中!
人生真諦
我們?yōu)槭裁磿e得如此離譜?
“大先生”說,“社會慣例告訴我們,如果要快樂,我們必須要得到——新的這個,新的那個,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工作。這個概念是錯的。得到了更多,并不意味著你就不想要更多。如果你壹直想要得到更多——更富有、更美麗、更出名——你會忽略更重要的事情?!?br>
莫里說,“擁有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yè)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復(fù)地對別這么說——別人又反復(fù)地對我們這么說——壹遍又壹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shù)人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br>
社會文化導(dǎo)致了人類的自我異化,讓我們成為壹種狂熱地追求物質(zhì)財富的動物。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在財富之夢中。我們沒有真正地體驗世界,而是處于壹種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做著自以為該做的事。
如何改變?面對死亡!因為死亡可以拂去外表的塵埃,讓人們看到生活的真諦。幸運的是,我們不必真正需要面對死亡去才能找到人生真諦,我們要認真地聽壹聽那些正面對死亡的智者怎么說。
莫里說:“當(dāng)你意識到自己快要死去時,你看問題的眼光也就大不壹樣了。你為此而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事——你所做的工作——也許就不再顯得那么重要了。你也許會讓出空間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我們過多地追求物質(zhì)需要,可它們并不能使我們滿足。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的關(guān)系?!?br>
“大先生”和莫里,這兩位智者在他們最后的歲月里,壹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xué)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
去愛,去關(guān)懷別人,投入到人類的大家庭里,投入到人的感情世界里。
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qū),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biāo)和意義的創(chuàng)造。
要有同情心,要有責(zé)任感。只要我們學(xué)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
為什么這么做?理由很簡單。因為,當(dāng)世界安靜下來,你能夠聽到自己的呼吸聲的時候,每個人所需要的東西都是壹樣的:關(guān)懷、愛、以及壹顆安寧的心。
文|代桂云
作者簡介:代桂云,壹心理專欄作者,壹個靈性成長的實踐者和分享者。作者:云心理(id:yunxinli-aiziji)
本文圖片: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