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社會關注:幼兒園娃娃應該不分班

更新日期:2021-09-03 00:48:27  來源:dealzgarage235.com

導讀導讀:北京郭利方青少年心理咨詢師溫馨提醒,以下便是關于[育兒知識]郭利方老師建議幼兒園娃娃不分班的詳細介紹沒有課程表,不同年齡的孩子被編成一個班,每個人有不同的“工作”——倒米、玩豆子、拼地圖等,老師成了觀察者。昨日,在建設西街一幼兒園,記者見到了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莎儂女士受邀講解了這種被稱為蒙特梭...

導讀:北京郭利方青少年心理咨詢師溫馨提醒,以下便是關于[育兒知識]郭利方老師建議幼兒園娃娃不分班的詳細介紹

沒有課程表,不同年齡的孩子被編成一個班,每個人有不同的“工作”——倒米、玩豆子、拼地圖等,老師成了觀察者。昨日,在建設西街一幼兒園,記者見到了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莎儂女士受邀講解了這種被稱為蒙特梭利的獨特教育方式。

混齡分班學會請教幫助

打破傳統(tǒng)幼教按年齡分班,沒有大班、中班、小班,孩子們被混編成了6個班。在這里,年齡小的孩子用勺子把小籃子里的豆子舀到另一個籃子里,鍛煉動手能力,大一點的孩子則在拼著世界地圖。之所以不按年齡分班,老師們解釋說,小孩子遇到不會的事情可以向大孩子請教,而大孩子在教別人的過程中可以學會怎么幫助人。“通過這樣的途徑,讓每個孩子都享受被人崇拜的機會。”

教師從教學者到引導者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孩子們總是跟著老師的引導,做著模仿的動作。而在蒙特梭利教室,孩子們自由選擇他們喜歡的教具,主動學習。蒙特梭利教育法認為,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以感官訓練為主,應該通過感覺、行走、觸摸來使自己獲得各種能力和技巧。在蒙特梭利教室,孩子們有五大“工作”內(nèi)容: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語言教育、數(shù)學教育、自然人文教育,而這些都是通過教具來完成的。

在蒙特梭利教學法中,老師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做“引導者”。他們不會站在講臺上,教孩子們應該做什么,而是在旁邊觀察孩子們做了什么,并且記錄下來,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教具。蒙六班王老師告訴記者,他們班上有三名老師,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孩子工作時在一旁觀察,并根據(jù)每個孩子的發(fā)展制訂目標.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