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王雪巖丨知乎專欄「心理與生活」關于“恨”的那些事兒恨,是壹種很強烈的情感,恨可以以它自己的方式聯結起兩個人,盡管大多數人并不愿意自己生活在恨意里,但每個人的內心又不能將恨完全排除掉,因為恨的真正來源,是被愛的渴望,當這個渴望受挫之后,恨意就可能產生。但恨到底是壹種不受歡迎的體驗,所以,很多時候,恨會被掩藏起來,但是,藏起來不等于不存在,它會...
王雪巖丨知乎專欄「心理與生活」
關于“恨”的那些事兒
恨,是壹種很強烈的情感,恨可以以它自己的方式聯結起兩個人,盡管大多數人并不愿意自己生活在恨意里,但每個人的內心又不能將恨完全排除掉,因為恨的真正來源,是被愛的渴望,當這個渴望受挫之后,恨意就可能產生。但恨到底是壹種不受歡迎的體驗,所以,很多時候,恨會被掩藏起來,但是,藏起來不等于不存在,它會在生活中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冒出來,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系。
咨詢師會恨他的來訪者嗎?
會的哦。
不知這樣講會不會讓很多人失望,或者已經憤怒了。壹些新手咨詢師也會困惑于此,咨詢師要溫暖,要共情,怎么能恨他的來訪者呢?事實上,咨詢師也不過是普通人,倒是他們經過了多年訓練,對情感的捕捉會變得更加敏感,所以他們可能會更加快速強烈的感受到各種情緒,包括對來訪者的恨。而壹個咨詢師允許自己捕捉到對來訪者的各種各樣的情感,強烈的愛或是強烈的恨,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對的事情。但是當壹個咨詢師可以讓自己誠實面對這些情感,恰是內在成熟與否的標志之壹,因為這些能力,其實是來自咨詢師是否有能力誠實的面對自己。
感受到對來訪者的恨這種情緒并不是壞事情,這些感受本身就是工作的基礎。咨詢師作為經過多年訓練的專業(yè)人員,與生活中的普通人對與情感的處理不同之處在于,他可以在迅速捕捉到這些情感的同時,去利用這些情感工作,而不是受制于這些情感的控制,去在這些情感控制之下傷害對面的這個人。當壹個咨詢師感受到對來訪者的恨意時,通常的處理是要去問問自己,是什么在這時候讓我這么恨他?他可能傳遞給了我什么內容,激起了我對他的恨?這與他在生活中與其他人的關系相似嗎?當他如此激怒我的時候,他的內心可能在發(fā)生什么?他真實的期待是什么?
咨詢師問自己的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咨詢師借助于自己所感受到的這些恨意,來深入理解來訪者的內心世界。用專業(yè)術語來說,咨詢師感受到的對來訪者的恨,可能是壹個互補性的反移情,也就是來訪者身邊的人通常感受到的體驗,對于沒有心理學基礎的人,很容易被這個體驗所控制,為了保護自己,就會將這些恨的感覺返還回去,從而使雙方的關系越來越糟糕;或者是壓抑進自己的內心深處,這就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咨詢師的不同之處在于,不會讓自己的情感停留在互補性反移情的層面,他會努力去理解激怒他的人內心的感受和期待,這就是壹致性反移情。當找到壹致性的反移情后,就可以理解來訪者激怒咨詢師的真正源由,是期待被愛被滿足,當來訪者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后,就可以試著去尋找更健康的方式來表達愛的需要,而不是用激怒對方的方式。
或者說,咨詢師自己其實是壹個情感處理工具,將傷害性的情感在自己身體里解毒之后,將安全的內容再傳遞給來訪者,幫助來訪者重建安全體驗,從而幫助來訪者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回愛與安全。
這也是很多人問“我知道了原因,可是怎么做呢?”,但是沒有這么簡單的壹個答案可以去照著做,心理的成長是基于感受而不是基于思考的。知道了為什么,就可以知道壹個方向,但是如何到達那個方向所在的位置,是需要每個人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去感受和學習的。
父母會恨小孩嗎?小孩會恨父母嗎?
是的,哪怕最愛小孩的父母和最愛父母的小孩。
這會不會又讓你心里壹涼?或者干脆感覺這是壹派胡言?因為如果父母與小孩之間都有恨意,這個世界還有誰是可信的呢?是啊,如果我們與親愛的人之間,只有愛,沒有恨,該是多么美好的壹件事,那我們就會少了多少痛苦體驗。但,這個世界并不完美,我們自己也不完美,恰是因為這些不完美的存在,有時我們自己會暴露在某種危險之中,我們不能靠自己搞定這個世界,我們需要他人的幫助,但有時別人并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需要,這些未被滿足的愛的需要,可能就會以恨的形式呈現出來。
當壹個媽媽被小小的嬰兒搞得身心俱疲的時候,她的內在可能就會有對嬰兒的潛在敵意,因為嬰兒剝奪了她原本可能輕松的生活,雖然這個敵意可能并沒有被意識到,但是可能會以其他方式表達出來,比如忽然忘記了給嬰兒準備食物或衣物,這個遺忘,是壹種防御機制,防御深層壹些傷害性的情感被感受到,因為遺忘是可以被接受的。每個人的身體里有各種各樣的防御機制在隱秘的運作著,保護我們遠離傷害性的體驗。
當壹個在成長中有過非常多的創(chuàng)傷體驗的媽媽看到青春期的女兒得到那么多的寵愛,哪怕這寵愛來自她自己,她可能會嫉妒這個女孩兒,也可能去與女兒競爭愛的情感,也可能放棄壹些對女孩兒的寵愛;當父母面對漸漸長大的小孩時,可能也會有對小孩的憤怒,因為這個小孩在離他們越來越遠,當小孩越有能力時,父母因照顧小孩而體驗到自己的價值的機會就越少,所以,對于小孩的長大,父母會體驗到喪失感,父母也會有憤怒,越是在成長中沒有完成對父母超越的父母,就越難以面對小孩的長大。
世界上再好的媽媽也做不到百分之百滿足小孩需要的,而剛出生的小孩卻需要媽媽百分百的照顧(媽媽此處是代指,指主要照顧嬰兒的人,比如奶奶、姑姑等),當壹個小孩在沒有被滿足的恐懼中去感受媽媽的時候,他可能會覺得“那是壹個傷害我的人”,恨媽媽也會成為壹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他需要用恨與媽媽壞的部分保持壹些距離,保證自己離受傷害的感覺遠壹點。
我們需要搞明白的壹點是,當我們恨壹個人時,并不代表我們就沒有愛,恨與愛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恰恰相反,恨有多深,愛就有多強,只不過,我們是用壹種與愛不同的方式與對方建立強烈的聯結,恨的背后,是對愛的渴望。
當我們歌誦母愛的偉大時,那是真實的;當我們恨父母的時候,那也是真實的。只不過,后者在我們的道德倫理中會被禁止。道德的意義是對我們人性中有傷害性的部分保持警惕,但道德的存在恰是因為在人性中真實存在著這些需要禁止的,真實的部分。當我們對人性理解得越深入時,我們接受人性中這些真實存在的能力就會越強,內在的沖突就會降低。我們生命中的很多痛苦恰是來自真實的人性(欲望、本我)與現實中的道德需要(超我)之間的沖突。我們若要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不是去否認這些欲望、這些傷害性體驗的存在,而是要承認它,因為只有當我們承認它真實存在時,我們才能真正的去管理它,它才能服從于道德的管理,而不是去與道德打架。
不相干的人為什么會恨我?我為什么會恨不相干的人?
人與人打交道的時候,除了我們看得見的部分,還有更重要的壹些東西是我們看不見的,就是我們內在體驗和經驗。通常來說,不相干的人之間不會引起彼此什么情緒上的反應,因為不相干嘛,有誰去恨壹只麻雀或是壹棵小草呢?但是人不壹樣,當我們與壹個人打交道時,我們會將自己內在的許多內容投射到那個人身上去,此時,那個人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再是那個人本身了,而是那個人加上我們以為的那個人,我們會對我們以為的部分做出反應,比如,我們覺得那個人不好,所以,我們會煩他恨他;我們覺得那個人可愛,我們可能就想走近他。但那個人的真實情況與我們的以為有多遠的距離呢?可能非常近,也可能十萬八千里。
不相干的人在恨的,很可能與我們自己這個人關系并不大,而是他內在感受到的那個人,或者是他曾經經驗過的那個人在他心中留下的影像。比如,如果壹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家庭中最有權力的那個人是父親,而父親又是脾氣非常暴躁的壹個人,于是,在他心中將權力與被傷害感掛了鉤。當他在壹個有權力的人面前時,他可能就很容易將那個有權力的人感受為會傷害他,盡管事實上那個人可能非常和藹可親。
所以,當我們被不相干的人恨上,或是我們去恨壹個不相干的人時,我們在較勁的,并不是那個現實中的人,而是我們心中對于那個人的解讀,是我們內在的壹個影像。
這就可以理解,面對相同的事情,比如知乎上的答案,有人會非常平靜的去討論,有人會很憤怒的去責問,面對相同的文字,會出現如此不同的反應,這是因為,每個人內部處理情緒的功能不同,去討論的人,會具有更強的管理和容納情緒的能力,而這個能力,通常來自生活中自己曾被接受和理解過的經驗。
對于壹些殘留在身體里的過往傷害性情感的體驗,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去戰(zhàn)斗,將傷害感投射給對方,從而保證自己身體里保留壹些安全的體驗;將傷害投向自己,從而保持與對方比較和平的狀態(tài),代價可能是自己發(fā)生某些癥狀,比如身體疾病或是情緒問題。比較健康的方式是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但是并不傷害對方,并不將責任歸咎于對方,也不期待對方完全是自己期待的樣子,而是試著去理解雙方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交互影響。當我們有能力讓對方成為他自己,我們也成為我們自己的時候,健康的關系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