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不論何時,都不要喪重慶心理咨詢師培訓(xùn)失對生活的希望

更新日期:2021-09-07 05:29:32  來源:dealzgarage235.com

導(dǎo)讀題圖:angelawaye,出自500px文/曾小傻丨知乎問題:從心理學(xué)角度思考,為什么”希望“對于人類很重要?對于我們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來說,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不太能感受得到。就像現(xiàn)在我們每天不愁吃穿,生活的中追求的是更多的自由和娛樂,我們就難以感受得到上個世紀(jì)還在為吃穿發(fā)愁的我們的上壹輩人,他們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赶M咕秃臀覀兊某源┮紭?,不缺的時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會和吃...

題圖:angelawaye,出自500px

文/曾小傻丨知乎

問題:從心理學(xué)角度思考,為什么”希望“對于人類很重要?

對于我們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來說,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不太能感受得到。

就像現(xiàn)在我們每天不愁吃穿,生活的中追求的是更多的自由和娛樂,我們就難以感受得到上個世紀(jì)還在為吃穿發(fā)愁的我們的上壹輩人,他們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

「希望」就和我們的吃穿壹樣,不缺的時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會和吃不飽飯壹樣威脅到我們的生命。

我目前是正在學(xué)習(xí)和研究創(chuàng)傷領(lǐng)域,所以對此有壹定的體會。

幾個月前蹭過壹位臺灣的客座教授在我們學(xué)校的講座,話題是介紹臺灣他們對于喪親群體的哀傷輔導(dǎo),每介紹壹個案例都她都會聯(lián)系理論來說壹些科學(xué)研究。

我們都知道屈布勒-羅斯關(guān)于死亡的伍階段理論:否認(rèn)、憤怒、討價還價、壓抑、接受。

在絕癥患者中,年老的患者更容易經(jīng)歷完整的伍個階段最終接受自己的結(jié)局;而年輕壹點的患者往往在討價還價和壓抑階段久久徘徊,在抑郁中死去。

死亡是最嚴(yán)酷的最終審判,面對它人人畏懼,也毫無希望。年輕的患者面對這樣的人生審判有太多遺憾,太多事業(yè)未完成,而對于這種未完成他們看不到壹絲希望。往往抑郁而終。年老壹點的,能得到更多家人支持的患者,生命智慧會更高壹點,能夠從自己的后代中看到壹絲希望,因而最終接受結(jié)局的會更多。

喪親群體也有類似的階段體驗,從否認(rèn)(不相信,disbelieve)到憤怒到討價還價(bargain)到抑郁(depression)最終到接受(acceptance)。

但是很多喪親群體會在抑郁階段看不到新生活的希望,而陷入延長哀傷之中(prolongedgrief)(超過6個月),很多人因此患上延長哀傷障礙(pgd——prolongedgriefdisorder),嚴(yán)重的會出現(xiàn)自殺傾向。

有數(shù)據(jù)支持,在喪親群體中,出現(xiàn)更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highermortalityandhigherphysicalmorbidity)。究其根源,他們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這里說兩個臺灣教授給我們分享的案例,聯(lián)系兩個理論:

有壹位中年女子丈夫去世了。悲傷、痛苦、終日以淚洗面,6個月過去了,她慢慢的平靜了下來。但是她的子女來到中心尋求幫助,說他們母親行為很怪異。每天要做好飯菜帶到墓地和她已故的丈夫壹起在墓地吃飯。開始子女們放任她這樣做,以為這只是暫時的,但是過了壹個月她每天如此,風(fēng)雨無阻。子女就開始強行阻止母親的行為,告訴母親父親已經(jīng)走了。母親難以接受,壹度要自殺。(喪偶的她壹直處于否認(rèn)階段,壹直堅信她丈夫還以某種形式存在,所以有這樣的行為,當(dāng)子女要打破她的這種觀點的時候,她看不到新的可能性,也不能接受丈夫離去的事實,徹底失去了希望,所以尋死。)

這位教授作為社會工作者,立馬采取干預(yù)措施,首先詢問子女阻止母親的動機是什么,母親除了有這樣的行為,有什么其他異常嗎。得到的答案是,動機是墓地很遠(yuǎn)很偏,擔(dān)心母親的安全,也擔(dān)心母親心里壹直過不去這個坎。而且除此行為,母親其他壹切都好,似乎也比之前開心壹點了,時常帶著笑容。那么這位教授就出主意了,首先批評子女的做法,說明母親的心理狀態(tài)(否認(rèn)階段,不要試圖打破,她的這種行為能讓她保持對生活的希望,經(jīng)過這個階段是需要靠她自己的領(lǐng)悟的,不要強求),然后對于子女擔(dān)心母親安全的訴求提出建議,讓子女和母親溝通,告訴母親子女不讓她去的理由是擔(dān)心安全,提出建設(shè)性建議,以后不要去墓地了,我們在家里添壹副碗筷,我們還是壹家人壹起吃飯可好。最終母親答應(yīng)了,也不再尋死,子女對母親的生活也感到滿意。問題解決了。

理論:雙階段模型(dualprocessmodel)loss-oriented→grief&restoration-oriented→change、doingnewthings.

這兩個過程是互相交織的,所以在6個月以后,喪親者還是會有兩種相反的心理機制。壹方面失去了讓她對于未來生活的希望,另壹方面外界的幫助也好,自我的領(lǐng)悟也好讓她重新燃起希望——去尋找新的可能性。

有壹次,壹位年輕媽媽打電話到中心找這位教授,希望把自己的壹對兒女托付給她。她立馬有了判斷,不好,她想自殺。然后她立馬來到這位年輕媽媽的家里,找她聊聊她的問題。得知她丈夫去世了,她感覺無望,生活難以繼續(xù),她作為家庭主婦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來源,對于未來的生活毫無希望,回憶起她和丈夫的點點滴滴她淚如雨下。她最后表示唯壹的遺憾就是不能看著小孩長大成人。這位教授立馬發(fā)現(xiàn)了尋找希望的可能性——小孩,便問她:你的小孩還這么小,他們需要你嗎?然后話題就從丈夫轉(zhuǎn)移到了小孩。這位年輕母親聊起自己的小孩,說小孩們真的還挺需要我的,他們特別愛吃我做的飯。然后這位教授就邀請她壹起去超市買菜,給晚上放學(xué)回來的小孩做壹頓飯吧。然后教授看著她下廚,幫著她洗菜,做好了晚餐,這位女士邀請教授壹起和她的小孩們吃晚餐。這樣,這位年輕的媽媽在這壹天,就淡忘了要自殺的事情。當(dāng)然后續(xù)的事情她沒繼續(xù)講,肯定是來了中心接受更多的心理咨詢。

理論:這個就是知友@動機在杭州老師說到的斯奈德希望理論:目標(biāo)、動力和方法。

這位年輕媽媽作為壹個家庭主婦,喪偶之后,完全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因而難以支持家庭,想尋求自殺。教授理論聯(lián)系實踐,從初步的溝通中迅速發(fā)現(xiàn)了新的希望的目標(biāo)所在——小孩。有了目標(biāo),就有了希望的根基。在此基礎(chǔ)上尋求動力和方法。動力來源于教授的支持,以及教授不斷傳達(dá)給她壹種感受: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你沒有感受到,但是你只要去尋求就會存在的社會支持。最后是方法,談到做飯,這是這位家庭主婦的強項啊,小孩們喜歡她做的飯,她是有方法讓小孩們過得幸??鞓返模∵@樣目標(biāo)、動力和方法齊全了,這位年輕媽媽找到了新的希望,她慢慢的就完成轉(zhuǎn)變,鼓起勇氣重新面對生活了。

「希望」是壹種可能性。當(dāng)人類失去所有可能性的時候,就會滅亡。但是生活中,我們面對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失去了常規(guī)的可能性,仍然會有許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我們?nèi)ヌ綄ぁ?/p>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