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媽媽娃娃親子]隔閡源于表達錯位理解

更新日期:2021-09-08 23:12:53  來源:www.dealzgarage235.com

導(dǎo)讀女兒和母親是兩個能夠重疊的影子,母親往后看時,影子與女兒重疊,女兒往前看時,影子與母親重疊。“冤家”背后其實深藏著“愛”母女是兩條流向不同的河。無論途中多少次撞擊,多少次分合,最后,都將殊途同歸?!澳概┘摇边@個專題名稱吸引了我,母女本是...

女兒和母親是兩個能夠重疊的影子,母親往后看時,影子與女兒重疊,女兒往前看時,影子與母親重疊。

“冤家”背后其實深藏著“愛”

母女是兩條流向不同的河。無論途中多少次撞擊,多少次分合,最后,都將殊途同歸。

“母女冤家”這個專題名稱吸引了我,母女本是家庭中最親近、最相似、最好溝通、最能彼此理解的兩代人,為什么會成為冤家呢?

是生活節(jié)奏太快,兩代人隔閡深?

是同性相斥,女人與女人不能和諧相處?

是青春期和更年期的較量,母女之間情緒沖突不斷?

……

讀了《那只顫抖在半空中的手》、《那一年我寫下了致母親的宣戰(zhàn)書》等幾篇文章,感慨頗多。何謂冤家?冤家是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稱謂,大凡稱得上冤家的兩個人,不是有著親密來往或零距離接觸的人,就是有著血緣關(guān)系又彼此疏遠的親人。比如夫妻冤家、父子冤家、母女冤家,好友冤家等。所以,中國有句俗語“不是冤家不聚頭”。意思是說冤家不是隨便結(jié)的,稱得上冤家的人之間,一定有著絲絲縷縷的情與愛……

因為情與愛纏繞太緊,讓彼此透不過氣來,或愛得過于專橫和霸道,讓對方失去了自我。仔細品讀“母女冤家”的種種行為和演繹的故事,不論生活中曾經(jīng)硝煙彌漫,不論母女如何劍拔弩張,讀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在母女心靈深處總有最柔軟最光滑最溫情的氣息飄逸而出,在“冤家”兩個字背后實際上深藏著一個字——愛!

《有些愛需要細微感受才能發(fā)現(xiàn)》的結(jié)尾是這樣寫的:“那一次,是我和母親成為朋友的開始。我明白不管怎樣,母親是愛我的,盡管有時錯誤在她?!?/P>

母親為什么喜歡扮演“絆腳石”的角色

母親出于責(zé)任和愛,總想站在女兒面前,為她遮風(fēng)擋雨;而女兒出于好奇和愛,總想超越母親身影,直接去櫛風(fēng)沐雨。在遮擋和超越的路上,母女時常免不了沖突,以及不可避免的相互傷害。

母親用整個生命創(chuàng)造和養(yǎng)育了女兒,為什么在女兒渴望掙脫母親的手獨自奔跑的時候,母親卻喜歡扮演攔路虎、絆腳石的角色呢?

天下母親有著相同的心愿:希望女兒比自己的命運好;希望女兒能按照自己理想的樣子長;希望女兒的心靈和情感不受傷。因為母親的相同心愿,自然會上演相同的劇目。所以,很多母親在女兒青春期都不能自控地采取“偷看日記,偷聽電話或跟蹤盯梢”等手段限制、阻攔女兒交異性朋友。

女兒無法理解母親,或以激烈叛逆方式對待母親,不是女兒不領(lǐng)情,不懂得母愛,而是渴望長大,渴望自由,渴望獨立的心在鼓動著青春期的女孩拼命地想掙脫母親的手,想獨自體會長大的滋味,獨自面對各種考驗和挑戰(zhàn)。

如果母親懂得女兒的心理需要,多給女兒一點自由的空間,多允許女兒自主選擇,多傾聽女兒的心里話,我相信母女之間一定歡樂多于痛苦,信任對于猜忌?!赌且荒晡覍懴铝酥履赣H的宣戰(zhàn)書》一文的作者,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真實地傳達母女愉快相處的秘密:

“距離讓我和母親互相思念,互相牽掛,兩個人的戰(zhàn)爭終于落幕?!?/P>

如果母親尊重生命自然成長的規(guī)律

母女之間恩怨的結(jié),只有母親能解開。因為只要母親回想自己小時候,就能夠讀懂女兒,而女兒卻只有成為母親,才能懂得母親……

中國有句俗話“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貼心小棉襖的比喻形象而豐富,但被稱得上“貼心小棉襖”的女兒不是在15歲或18歲的年齡,而是女兒出嫁做了母親以后,因為只有女兒做母親了,才能讀懂母親對孩子的擔心、牽掛、思念,以及由過度擔心和牽掛,導(dǎo)致愛的行為變形,愛的語言刺耳……

母女之間并非一定要愛得成為“冤家”,愛得痛苦不堪之后,才猛然醒悟,原來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是你。因為那樣的“愛”,畢竟浪費了很多美好的時光。

母親是最能讀懂女兒的,因為青春期女孩的種種心思母親都曾經(jīng)歷過,比如渴望異性的關(guān)注、渴望美麗、渴望自由等等,再比如愛做白日夢、追逐偶像、為感情犯傻等等。其實,青春期女兒正在犯的各種錯誤,母親也一定曾經(jīng)犯過。只是母親不希望女兒出任何差錯,希望女兒比自己順利,所以,才會不遺余力地幫助女兒把握生命的羅盤。

其實,每個個體生命的成長是相似的,因為生命的自然周期是相似的,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也自然是相似的,如果母親尊重生命自然成長的這一規(guī)律,即使與女兒有了恩怨的結(jié)也能解開,讓母女由“冤家”變成“朋友”。

有個女孩,一直在尋覓最愛她的人,經(jīng)歷叛逆反抗之后,她和母親終于變得親密,她說:“現(xiàn)在,我和母親已經(jīng)能夠成為知己,我們之間無話不談,包括我稚嫩的感情和白日夢……”

女兒是母親重溫的一本書。

母親是女兒正要打開的一本書。

這兩本書寫著兩個相近,但完全不同的故事,像隔著一扇門的兩間完全不同的屋子。

誰想走進另外一間屋子,都必須有一把可以打開門鎖的鑰匙。而門鎖輸入了兩個時代的密碼,誰想打開它,必須先破譯時代的密碼……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