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規(guī)則意識 > 正文
導讀 先看兩個故事吧?! ∫晃粍偖厴I(yè)的大學生正在找工作,他去公司面試之前,提前對公司的情況和招聘崗位進行了全面的詳細的了解。面試那天,他特意買了一套新衣服,鞋子也擦得一干...
先看兩個故事吧。
一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正在找工作,他去公司面試之前,提前對公司的情況和招聘崗位進行了全面的詳細的了解。面試那天,他特意買了一套新衣服,鞋子也擦得一干二凈,頭發(fā)梳理整齊,帶上所需要的材料,提前十分鐘到達了面試的公司。
走進面試官的房間之后,他先禮貌地打了招呼,面試官頭也不抬,只是告訴他坐下。面試官一邊翻閱他的簡歷,一邊提問題,他在回答問題時聲音響亮,語速適中,條理清晰,有理有據(jù)。面試官慢慢抬起了頭,眼睛里流露出賞識的目光,最后他被錄取了。
后來,那位負責面試的部門主管告訴他,他的職位其實早就已經(jīng)定好人選了,是一個熟人推薦的。讓他去面試只不過是走個形式,只是沒想到他的表現(xiàn)那么好,所以就給了他一個職位。
同樣也是一個求職的故事。小馬經(jīng)過多輪測試,終于進入到最后一輪的面試。但是,那一天面試時間快結束了,小馬才匆匆趕到面試的公司。主考官見他滿頭大汗,頭發(fā)凌亂,身穿一件休閑的格子上衣,臉上有些慌亂和無助。面試官頓時皺起了眉頭,對這個人充滿疑慮。
對小馬的信息確認好之后,主考官給他出了幾個專業(yè)性特別強的題目。沒想到小馬對答如流,而且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很有新意。主考官對他的表現(xiàn)很滿意,經(jīng)過慎重考慮,最后還是錄取了他。
小馬入職之后,表現(xiàn)出色,幾個月之后就被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主考官成了小馬的同事,他們也熟悉起來。閑聊之中,主考官提到了小馬面試那天的表現(xiàn),問他為什么會以那樣的面貌出現(xiàn)在公司。
小馬解釋說,那天他在去面試的路上目睹了一起車禍,他幫忙把傷員送到了醫(yī)院,自己的衣服被弄臟了。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衣服,又趕時間,只能隨意換了一件就匆匆趕到公司。他也覺得很不妥,但是沒有更好的辦法。面試官表示理解,但還是提醒他,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以后要多注意。
第一印象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我們也經(jīng)常為了給別人留一個好印象而做出努力。從職場到生活,從面試到談戀愛,我們會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以贏得別人的喜歡和信任。事實證明,第一印象的好壞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影響。
在心理學中,第一印象效應也稱首因效應,它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后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心理學家認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衣著、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態(tài)、姿勢、談吐、衣著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nèi)在素養(yǎng)和其它個性特征,對方會通過這些特征來對我們做出最初的判斷,并形成一定的態(tài)度。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通過實驗證明了首因效應的存在。他用自己所編寫的虛擬人物故事來作為實驗材料,他描寫了一個學生的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中的學生性格開朗而熱情,第二個版本中的學生是一個內(nèi)向且安靜的人。
洛欽斯把這兩個不同的版本通過不同的方式呈現(xiàn)給一些學生來閱讀:第一組學生先讀外向的版本,再讀內(nèi)向的版本;第二組學生先讀內(nèi)向的版本,再讀外向的版本;第三組學生只讀外向的版本;第四組學生只讀內(nèi)向的版本。
最后,洛欽思再讓學生們對材料中的學生進行性格上的評價。結果,第一組有78%的人認為該學生是個外向的人;第二組只有18%的人認為該學生是個外向的人;第三組有95%的人認為該學生是外向的人;第四組只有3%的人認為該學生是外向的人。這個實驗充分證實了首因效應的存在。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兩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nèi)就能產(chǎn)生第一印象。這一最先的印象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chǎn)生較強的影響,并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第一印象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兩個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和關系的發(fā)展。
通常情況下,人們都喜歡衣著干凈整潔、友好、大方的人,如果在言談舉止方面能夠表現(xiàn)出優(yōu)雅、幽默、得體等特點,都會很加分。所以,要想初次見面的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需要從這些方面多下功夫。
當然啦,如果你不想和對方建立友好的關系,也可以在第一印象上做做努力,爭取給對方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