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兒童心理 > 正文

心理咨詢師來解答:孩子犯錯時,大人應該怎么做?

更新日期:2022-09-10 13:23:13  來源:

導讀  周女士有一個兒子,今年6歲多了。小家伙特別調(diào)皮,從兩歲多開始就喜歡動手打人,幾乎每天都會和人動手。  和其他小朋友出現(xiàn)矛盾時打人,大人不滿足他的要求時打人,不開心了也...

  周女士有一個兒子,今年6歲多了。小家伙特別調(diào)皮,從兩歲多開始就喜歡動手打人,幾乎每天都會和人動手。

  和其他小朋友出現(xiàn)矛盾時打人,大人不滿足他的要求時打人,不開心了也會打人。周女士反反復復告訴孩子“打人是錯誤的行為,不可以打人,有什么事情要說出來”,孩子答應得很好,但是卻總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有時大人氣急了,會把孩子教訓一頓,但是仍然無法改變孩子打人的行為。

  有一次,周女士帶孩子去參加一個公益心理活動?;顒涌扉_始了,孩子需要被送到玩耍區(qū),由工作人員陪同。但是,孩子卻掙扎著不愿意走,還把場地里的所有人幾乎都打了一遍。在場的人有躲閃的,有笑的,也有看不慣的。周女士非常尷尬,不停地在一旁道歉。

  當孩子走到心理咨詢師也就是本場活動的主講人跟前時,孩子還沒來得及動手,這位心理咨詢師就牢牢抓住孩子的手,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控制住他的身體,平靜地對孩子說:“我比你力氣大,如果你要對我動手,你會吃虧的。”

  小男孩聽了站在原地愣了幾秒鐘,然后快速走出會場,去了玩耍的場地,玩得非常開心。媽媽不可思議地看著這一切,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孩子乖乖地聽從管教。

  心理咨詢師告訴她,孩子出現(xiàn)問題行為時,大人不要急著評判是否對錯,也不要急著教訓孩子,而是要先對孩子陳述事實,這樣孩子才能更容易聽進去。

  通常孩子一旦做出我們不允許的行為時,大人總是急著告訴孩子他們做錯了,讓他們道歉,或是教訓他們。事實上,很少有孩子愿意配合。盡管有時孩子迫于壓力按照大人說的做了,他們內(nèi)心也是不服氣的。

  例如,一家人正圍坐在餐桌前吃飯,一個小朋友在凳子上扭來扭去,大人告訴他:“不要亂動,好好吃飯。”孩子就像沒聽到一樣,繼續(xù)他的行為。

  很快,孩子不小心打翻了一碗湯。很多大人都會忍不住教訓孩子:“早就告訴你吃飯時不要亂動,現(xiàn)在好了吧,你總是這么不聽話!我今天非要教訓你一頓不可!”大人的語氣里有憤怒,有責怪,有抱怨,有威脅。

  試想孩子會怎么做?會哭,會嚇得不敢說話,甚至連飯也不敢吃了。有些孩子還會情緒崩潰,反過來攻擊大人。

  如果我們換個說法:“由于你在吃飯時亂動把湯碗打翻了,現(xiàn)在你需要把桌面收拾一下。如果你吃飯時還是亂動,可能還會再打翻別的東西。”這樣說孩子更容易聽進去,也能讓孩子意識到他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而讓他更注意自己的行為。

  這個原理同樣適用于孩子起床、寫作業(yè)、玩耍等方面。對于孩子的行為,大人不要著急評判,更何況我們口中所說的對與錯也不是絕對的。

  基于事實的描述和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事情負責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chuàng),歡迎關(guān)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zhuǎn)載。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