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小澤征爾率領(lǐng)波士頓交響樂團來北京演出,獲鄧小平接見。小澤征爾雖是日本人,但出生于瀋陽,主要歲月都在歐洲度過。最近看到壹些檢討新聞自由的文章,想起10年在維也納的壹段經(jīng)歷。有次去看小澤征爾的指揮" />

當(dāng)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最好的寶寶心情煩躁怎么辦尊重,是保持距離

更新日期:2021-09-13 23:18:58  來源:www.dealzgarage235.com

導(dǎo)讀">1979年,小澤征爾率領(lǐng)波士頓交響樂團來北京演出,獲鄧小平接見。小澤征爾雖是日本人,但出生于瀋陽,主要歲月都在歐洲度過。最近看到壹些檢討新聞自由的文章,想起10年在維也納的壹段經(jīng)歷。有次去看小澤征爾的指揮...

">1979年,小澤征爾率領(lǐng)波士頓交響樂團來北京演出,獲鄧小平接見。小澤征爾雖是日本人,但出生于瀋陽,主要歲月都在歐洲度過。


最近看到壹些檢討新聞自由的文章,想起10年在維也納的壹段經(jīng)歷。


有次去看小澤征爾的指揮,在音樂廳遇到壹對日本老夫婦。他們在跟服務(wù)人員詢問怎么買紀(jì)念品,那時還記得壹點德文,于是就去幫忙。


談到小澤征爾,他們眼睛都在發(fā)光,為自己國人成為世界壹流指揮家感到驕傲。


現(xiàn)場最好的位置全是日本人,他們是這么的支持自己國家的藝術(shù)家。


很簡單,很實際,不是嗎?


相反地,有時候我覺得「光宗耀祖」肆個字,在某些人眼中變成奇怪的東西。


記得之前有個出身農(nóng)村的名人,剛開始出名,他覺得回老家挺光榮的,鄰里、族人請他幫忙,他都盡力協(xié)助,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來借錢的。


后來他實在負擔(dān)不過來,索性壹律回絕,結(jié)果鄰里人就說他忘本,什么有名有錢就了不起之類的……后來這個人干脆就不回老家了,甚至跟老家的人斷絕關(guān)系。


這種行為,比某些政治家強迫和有名的國人「沾光」,真的很難說誰比較惡心。


大概也是因為這種奇妙的文化,使得壹些有錢人、有能力的人選擇低調(diào)、低調(diào),再低調(diào),以避免被根本不熟的柒大姑、八大姨道德綁架,或是情感勒索。


又好比有些粉絲,看見仰慕的對象壹個人靜靜在喝咖啡、讀書,你非得跑過去表達你的愛慕之情,你很興奮、很爽,但對別人來說可能只是無端端的打擾。



為什么最近「旅行青蛙」的游戲那么火,有人說那反應(yīng)了現(xiàn)在佛系青年的特徵:不主動、不干涉、靜觀自得。


游戲的選項很少,簡單說就是「養(yǎng)蛙,但不干涉蛙的生活,讓他做自己。蛙出門生活,寄回明信片,報著欣賞的態(tài)度去看,給予祝?!?。


從心理咨詢的角度來說,所謂的佛系,其實是這壹代人逐漸走出情感勒索,通過教育的進步,觀念的開化,更懂得把握「人際邊界」的結(jié)果。


掌握人際界線的能力稱為「邊界感」,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互動,了解彼此之間用什么樣的距離相處,對雙方來說最舒服。這個距離不是絕對,但騙不了自己。


比如你喜歡壹個人,你愿意跟他分享你的壹切。對不感興趣的人,就算他要跟你分享壹切,你可能非但沒有興趣知道,甚至感到厭惡。


邊界感壹直是家庭教育的大問題,因為某些人的邊界感很差,就像近視壹樣,看不清自己跟對方的相對距離,以及對方的臉色。


譬如某些長輩老是喜歡幫年輕人做決定,說是為他好,實則掌握了小孩的人生,就像在家里給了小孩房間,卻把門拆掉,讓小孩沒有辦法擁有自己的隱私權(quán),乃至于安全感。


小孩結(jié)婚、成家,叁不伍時還要上門去介入兒孫的生活。


生活中,有些人的邊界感也很差。對應(yīng)該提防的人,掏心掏肺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反之,也有些人隨便動室友、同事的東西,好像動動別人的東西無所謂。


想想過年快到了,朋友圈不少人在騷動,相隔近壹年后又要準(zhǔn)備回應(yīng)老家親戚關(guān)(拷)切(問)的答題。


這些令人心煩的事,都是對于人際邊界的攻擊。


基本上,凡攻擊必有傷害。而今天傷害了親人之間的情感,彼此之間就可能留下壹些疙瘩,壹些傷口。這些傷口都可能成為來日關(guān)系的導(dǎo)火線。



但這種事情有時很難避免,因為有些人在利用邊界感,牟取自己的利益。


譬如近日有博士研究生,由于受不了導(dǎo)師長期騷擾他的生活,大大影響求學(xué)與生活的品質(zhì),走上絕路。


與此同時,也有人刻意打破師生、長幼、上下的分際,用自己的肉體或其他東西,換得好處。


所以往往反應(yīng)真實人際邊界的,不是臺面上的規(guī)則,而是那些潛規(guī)則。這也是為什么邊界那么難以打破的原因,因為總是有些人臺面上不說,臺面下交易。


回到前面親子之間的例子,有太多矛盾的情愫在里頭。


有些小孩抱怨自己的邊界被父母侵犯,但是當(dāng)他習(xí)慣把自己的欲望交給父母來滿足,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來達成,其實就是在給人際邊界開后門。


好比嘴巴說要獨立、要父母別管我,卻跟父母要車、要房、要錢,這樣邊界感能保持住才怪。


畢竟真正拿捏不好邊界感的人,是你自己,因為你根本無法秉持成年人的獨立,父母自然也很難拿捏距離,畢竟在他們心中,你跟幼年「肚子餓了就哭鬧,要吃奶」的狀態(tài)差別不大。



這幾年有感,對人最大的尊重,就是把你的敬意放在心里,保持距離。


就像在音樂廳,愛慕小澤征爾最好的距離就是買張票,坐在那里享受,保持聆聽的禮貌。


讓他站在臺上,為你獻上美好的演出。


然后在謝幕的時候,跟大家壹起真心鼓掌。




作者簡介:高浩容,哲學(xué)、教育雙博士生,臺灣哲學(xué)諮商學(xué)會監(jiān)事,著有《煩惱心理學(xué)》、《心靈馴獸師》等十多部出版品?,F(xiàn)居上海,專職咨詢與寫作。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