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當我們在討冒險愛情論“原生家庭”時,我們在討論什么?

更新日期:2021-09-19 17:27:49  來源:www.dealzgarage235.com

導讀joyliu|壹心理專欄作者在建構主義和解構主義看來,心理治療恰恰是幫助當事人看到心理學是如果促成了他們的心理“疾病”,幫助當事人從被動的接受心理學權威話語的塑造的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開啟自己選擇生活,建設生活的大...

joyliu|壹心理專欄作者

在建構主義和解構主義看來,心理治療恰恰是幫助當事人看到心理學是如果促成了他們的心理“疾病”,幫助當事人從被動的接受心理學權威話語的塑造的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開啟自己選擇生活,建設生活的大門。這是壹種生活智慧的傳遞,而不是新的心理治療工具來對當事人進行修理。

——李明教授,[敘事心理治療]

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相信你壹定不陌生,它指的是我們所成長的那個家庭?,F(xiàn)在好像有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關注它,并且開始意識到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脈絡,對我們當下生活的影響,這本身是壹件好事。

但最近我遇到了壹些讓我有點煩惱的事情:有越來越多的來訪者在來找我時,說他們想解決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困擾。可是當我開始仔細地聆聽他們的描述時,卻在很多時候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他們現(xiàn)在并沒有跟父母住在壹起,其中很多來訪者不僅跟父母已經(jīng)分開住很多年,甚至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他們中的很多人來找我,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處理好跟現(xiàn)在生活中重要他人或者朋友的關系,比如跟自己伴侶的關系,或者跟同事的關系等等。并且更有趣的是,他們堅定地認為:回溯童年的經(jīng)歷和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影響,才可能根本上解決他們現(xiàn)在所面臨的困境。

我當然愿意尊重來訪者的意愿去探討他們的原生家庭,但是讓我有些憂慮的是,我不知道這樣的探討對于解決他們生活中現(xiàn)在面臨的最大困境是否真的是最好的。

我的這些親愛的來訪者們,都是特別有學習和自我探索熱情的人,這壹點我由衷的欣賞。他們早在來找我咨詢之前,就通過他們可能接觸到的渠道,對心理學有了很多了解。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很害怕這些心理學知識(包括我自己曾經(jīng)寫的),會成為他們“診斷”自己,禁錮自己的枷鎖。

今天我就想邀請你壹起探討,我們到底為什么要討論原生家庭,我們怎樣對待心理學里關于“原生家庭”的“知識”,以及我們究竟要怎樣看到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

你的“原生家庭”怎么了?

我想先跟你講壹個我自己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我跟壹位同行吃飯。他問我:“你為什么壹直沒談戀愛?”

如果是現(xiàn)在的我,我可能會這樣回應他:“你怎樣想到提這個問題呢?”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好像就有壹個假設:沒談戀愛是有“問題”的。

但當時我好像也認同了別人對自己的評判,跟他說了我的想法。他回應說:“難怪你不談戀愛,因為你壹直在擺脫你跟你母親的親密關系,哪里有時間去建立壹段親密關系?”

當時我整個人都不好了,雖然理智上我并不認同他的話,但是我發(fā)現(xiàn)回到家(我媽媽那段時間恰好在),好像莫名其妙就會對媽媽發(fā)脾氣,幾天心情都不太好。

后來我才慢慢意識到:他的那番話,完全是對我的野蠻分析??!那次是我們第壹次見面,并且他根本不了解我,卻在這樣的情況下,帶著“專家”的口吻,告訴我他比我更了解我的生活。

更可怕的是,當時的我,接受了他的野蠻分析,然后帶著這樣責備母親的情緒回家,然后讓我們的關系在那幾天都變得很緊張。

也許你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壹位所謂的“專家”告訴你,或者壹個以“專家”或者“科學”口吻寫的文章告訴你,你的父母并沒有做到他們所能做到的最好,是他們對你的教養(yǎng)方式,造成了你今天所面臨的困境。

然后你的第壹反應是什么?當然是他們的怨恨!你憤憤地想:“原來都是你讓我想在不敢做自己,是你讓我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再或者“是你每次的挑剔責備,讓我對自己沒有信心!”

從后現(xiàn)代敘事心理學的視角來看,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和自我定義,都由壹個個我們對自己講的故事組成。我們是誰,取決于我們會講給壹個(或者很多個)什么樣的故事。

當你接受了壹套你對自己的理論,比如我現(xiàn)在的人生困境都是因為小時候缺愛,你就會開始尋找所有相關的證據(jù)去“證明”自己小時候是多么的缺愛。這時,你講給自己的人生故事,很可能就是壹個關于父母是多么不愛你,讓你感到孤獨和被拋棄的人生故事。

可事情真的只是這樣嗎?還是你相信那些“專家”的話語,固執(zhí)地把自己囚禁在壹個故事版本里,卻忽略了很多其他可能的故事版本?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要意識到,講這樣的壹個人生故事給自己,到底對我們面臨現(xiàn)在生活里遇到的困境更有幫助,還是讓我們在面對它們時感到更加的無力和絕望?

豆瓣里有壹個著名的小組,叫做“父母皆禍害”。我并不想去評價這個小組怎樣,但是這個小組的題目會讓我不太舒服。

請問有壹天我們是否會成為別人的父母?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是當我們已經(jīng)在做著自己能做的最大努力,學習去愛壹個小孩,我們的小孩卻對全世界說“父母皆禍害”,我們又會是壹種怎樣的心情?

沒有關系是完美的,在那里“專家”們的心理學文章里,我們似乎看到了太多“完美父母”和“完美”伴侶的樣子,以至于我們都忘了,這些充滿同理心,隨時給予積極關注,愛,聆聽和鼓勵的父母以及伴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根本無法達到。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自己只去關注那些負面的故事時,我們就把自己變成了這些故事的囚徒,就把那些美好的,可能的和有希望的故事扼殺了。這并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你要怎樣看待關于“原生家庭”的“知識”?

對于知識,所有的知識,我都愿意抱持著壹種懷疑的精神。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客觀的觀察者,每壹種所謂的“科學”的研究方法,都帶著它們自己的文化,民族,歷史,性別,階級等等背景。我們無法忽略這些背景,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發(fā)現(xiàn)”了知識,而是“創(chuàng)造”了知識。

所謂的“心理疾病”,是我們文化的建構,而關于原生家庭的知識,也不例外。

我這樣說并不是反對我們?nèi)ヌ剿髟彝?,更不是反對現(xiàn)代心理學里所有發(fā)展出來的,關于原生家庭的理論和知識。我這樣說,只是邀請你帶著懷疑的眼光去看待知識,包括科學還有權威,請你不要輕易給自己和你的家庭貼上標簽。

這些知識也是被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并非唯壹真理。比如當你看到壹個控制型的母親會養(yǎng)育出壹個怎樣的小孩時,請先不要對你的母親下結論,說她就是“控制型”,因為她壹定也有特別尊重你的時候。而壹旦你認定她就是“控制型”的人,你就會變得很難看到這些不符合這個“控制”標簽的故事。

更可怕的是,你不僅讓自己的母親成了壹位“有問題”的母親,同時也讓自己成了壹位“有問題“的小孩。你會開始搜集自己生活中符合文章類型描述的“癥狀”,然后“對號入座”:天啊,我就是這樣啊,原來我沒有安全感,全是因為我媽媽!

你擁有著遠比這些“專家知識”更有力量的知識:那些知識是心理學家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創(chuàng)造出來的,他們并不了解你的生活,而你才是自己生活的專家,因為真的沒有人比你擁有更多的,關于你的知識。

后現(xiàn)代心理學里,管你對自己的這種知識,叫做本地知識(localknowledge)。真正可以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人生困境的,是你的本地知識,也就是你在自己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知識。沒有專家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所以請不要讓他們的聲音,奪走你生活的主權。

對于那些別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知識,在哪些方面對你有用,在什么時候又會成為限制你的枷鎖,這可能是你要帶著懷疑的精神去探索的,也是生命中最有趣卻又最有挑戰(zhàn)的:沒有人有答案,你也并不知道答案,但你可以去創(chuàng)造它。

我們到底為什么要討論原生家庭?

如果你壹直覺得自己跟父母的關系很不好,并且這種不好的關系,現(xiàn)在在深深地影響著你的生活,那么我非常鼓勵你去討論原生家庭,認識到它如何影響了你現(xiàn)在的生活,并且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任何此刻在限制,壓制你生活的,都值得你去探索。

同時,我想有壹個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事實:我們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完美。

很大程度上,長大,可能意味著我們讓自己心中那個對“完美父母”的期待死掉,然后跟我們現(xiàn)實中并不完美的父母,真實地相處。

長大,也可能意味著那些曾經(jīng)我們父母給不了我們的,現(xiàn)在我們嘗試著給自己。

也許你現(xiàn)在面對的生活困境,真的跟你的原生家庭有關,但它也許并不是唯壹解答。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知道了困境和苦惱的來源,我們也并不壹定就有了解決它的方法。

因為人生的課題并不是線性的因果關系,它是非線性的,你可以用自己擁有的生活智慧和你的本地知識,去創(chuàng)造出屬于你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書寫者,是你,而不是任何專家或者心理咨詢師。

我們永遠都可以探討原生家庭,但請不要讓任何理論或者專家的聲音告訴你:只有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原生家庭和童年經(jīng)歷,我們才可以面對現(xiàn)在的生活困境。

在時間這個維度上,你是自由的,你活在當下,可以選擇到過去或者未來探索,也可以就探索當下,而至于在哪個時間探索,取決于你最想去的地方。

我承認我的確壹直在探索跟父母的關系,但那不是因為我要去修理“過去他們對我造成的創(chuàng)傷”,而是因為我希望有生之年,我可以跟他們成為好朋友。但我也想告訴你,好朋友的前提是平等和彼此尊重,所以在我覺得他們并沒有尊重我的時候,我也不會在我的人生俱樂部里,把他們放在我好朋友的位置上。

我的父母并不完美,但我相信他們,就像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父母壹樣,已經(jīng)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來讓我幸福。我仍舊會時不時被他們的某壹句話傷到,仍舊因為對某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而爭吵,但我知道他們盡力了,我也盡力了。

我們都帶著彼此成長經(jīng)歷中宏大的社會敘事背景,我們是如此的不同,有的時候就像是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星球。但是我們?nèi)耘f試圖去理解彼此,仍舊試圖跟彼此共創(chuàng)出壹個更好的未來,這份努力本身,就已經(jīng)彌足珍貴。

親愛的你,你是自己生活的專家,愿你拿回自己生活的主權和自由。這種自由,需要我們帶著懷疑的態(tài)度去看待所有也許會限制我們生活可能性的理論,原生家庭,也不例外!

本文轉(zhuǎn)自:繁榮成長工作坊(id:flourishingparty)

圖片來源:thestocks.im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