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丁若水經(jīng)常有朋友擔心抗抑郁藥吃了會「依賴」,于是猶豫著不要吃。抗抑郁藥會不會依賴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得從抗抑郁藥怎么抗抑郁說起。抗抑郁藥是怎么抗抑郁的?抽象地說,精神類藥物可直接作用于腦神經(jīng)元受體,產(chǎn)生興奮或抑制的效應,而達到控制癥狀的效果。抑郁癥患者的特點是消沉、消極、低落、活動減少,這是因為大腦神經(jīng)元「興...
丁若水
經(jīng)常有朋友擔心抗抑郁藥吃了會「依賴」,于是猶豫著不要吃。
抗抑郁藥會不會依賴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得從抗抑郁藥怎么抗抑郁說起。
抗抑郁藥是怎么抗抑郁的?
抽象地說,精神類藥物可直接作用于腦神經(jīng)元受體,產(chǎn)生興奮或抑制的效應,而達到控制癥狀的效果。
抑郁癥患者的特點是消沉、消極、低落、活動減少,這是因為大腦神經(jīng)元「興奮」不足,或者遭到了「抑制」。因此抗抑郁藥對神經(jīng)元的作用大體可分為兩種:增強興奮,或減輕抑制,最終達到「興奮」的目的,具體途徑有很多種……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已經(jīng)快睡著了?下面我就盡量恰當?shù)匦蜗竺枋鲆枷隆?/p>
假設有兩個大腦神經(jīng)元a和b,a用手搭著b的頭,b不能直接和a交流,只能聽a說話。a向b說話的方式,就是從手上分泌信息,分泌的量越大,信息強度就越大。a分泌的信息是可以自己再收回去的,下次需要和b說話時,再重新分泌出來。
現(xiàn)在a分泌的信息量不夠大了,b「聽」不到。怎么辦呢?抗抑郁藥上前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它可能拉著a的手說,兄弟,給點兒信息唄!a就釋放多壹些信息;
·又或者它說,兄弟,你慢點兒回收信息呀!于是a留給b獲取信息的時間又長了些;
·或者抗抑郁藥拍著b的頭說,信息來了,快接收!雖然信息量少,但是b也因為打起精神收到信息而活躍起來了;
·又或者,抗抑郁藥抱住專門負責降解信息的酶,不讓它們大量發(fā)揮作用。這樣,b接收信息的時間和機會又多了些。
于是,b和腦內(nèi)眾多神經(jīng)元,雖然之前因為a那樣的神經(jīng)元分泌信息減少而消沉,現(xiàn)在則壹起活躍起來,抑郁癥狀由此得到緩解。
那是不是得壹直吃藥呢?
相信抑郁癥患者都從醫(yī)生那里聽過「5-ht」,伍羥色胺。
經(jīng)典的抑郁癥患者出現(xiàn)癥狀是因為大腦里5-ht不足,而藥物本身所起的并非「補充」5-ht的作用,更多是「就這么點兒5-ht,我們要讓它更好被利用」。
患者吃個壹年半載的抗抑郁藥,經(jīng)過藥物的滋潤,大腦里的神經(jīng)元a說:「我覺得自己又能正常工作了,謝了!」
于是患者的癥狀恢復、情況持續(xù)穩(wěn)定,醫(yī)生逐漸減藥,有可能這輩子,患者都不用再吃抗抑郁藥了。
看上去這是個很快的過程,實際上,多數(shù)抗抑郁藥在a、b之間開始起到足夠作用,至少需要兩周。
為什么呢?
·壹方面,藥物在血液里的濃度要達到某個水平才能起到治療作用(所有藥物皆如此);
·更重要的是,另壹方面,作為精神類藥物,抗抑郁藥需要進到腦子里才能發(fā)揮作用,而要進到腦子里,藥物在血液里要足夠多,才能跨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所以,如果因為擔心「會產(chǎn)生依賴」而不按劑量堅持服藥,故意吃得少壹點兒、甚至不吃,對治療沒有好處。
抗抑郁藥真的不會依賴嗎?
那么,這么多種從老到新的抗抑郁藥,真的沒造成依賴這回事嗎?
也不盡然。
根據(jù)文獻記載,壹些抗抑郁老藥,如「苯環(huán)丙胺」和「阿咪奈丁」,已經(jīng)退出歷史舞臺,和「甲基安非他命」壹起,被列入「管制藥品」。因為,它們真的有確切的成癮作用。
而眾多抗抑郁新藥,雖然有些(比如帕羅西?。┩蝗煌K幒髸霈F(xiàn)強烈的「撤藥反應」,然而它并不足以被打上「導致依賴」的標簽。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能吃到的新型抗抑郁藥,并不會造成依賴問題——只是,出于對安全和療效的考慮,不適合自己突然停藥。
堅持吃藥,就能治好抑郁癥嗎?
抑郁癥患者在剛剛確診時,可能會有釋然感:不是我本身不努力、太苛刻、或對人態(tài)度太差,我只是生病了,那些不是我的「罪」,出問題的不是我,是病。
這對在初期緩解痛苦體驗幫助很大,但不是長久之計:問題其實還是出在病人身上,而醫(yī)生隔離問題的目的是為了讓病人更好地面對、解決問題。
如果結果變成持續(xù)地回避自己與問題的關系,對狀態(tài)恢復沒有好處。
這就像不能把責任都推到藥身上,認為「我在漸漸好起來了,藥會讓我康復」,或者「我怎么都好不起來,是藥沒用」。
也就是說,光等著藥把病「治好」,不夠。
目前公認最有效的抑郁癥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只吃藥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必須意識到,藥物只能控制癥狀,不能根除病因。
很遺憾,有些人就是天生易感,容易陷入消極思維的循環(huán),容易在特定的季節(jié)產(chǎn)生不良體驗——這似乎是件大不公平的事:「命定了我會罹患抑郁癥」。
然而,誰說事情不能往好的方面看呢?
·抑郁易感者多是內(nèi)向的,節(jié)省大量社交時間來自我提升,從而讓生命更有質(zhì)感;
·多是敏感的,情感體驗豐富細膩,充滿藝術細胞,更能產(chǎn)出文學、藝術作品;
·多是高自我要求的,做事更努力、認真、精益求精。
這些樣子,是并未處在發(fā)作期的抑郁癥患者「本來的樣子」。抑郁發(fā)作期間,患者的主觀體驗極差,于是把自己原本的優(yōu)勢也想得壹無是處。
于是,家人、朋友(以及咨詢師)的無條件支持,就變得格外珍貴。
這時候,除了吃藥緩解癥狀,患者更需要堅強地面對自己,需要看清,究竟是什么問題讓事情變糟了。
最常見的壹個問題就是各種「過猶不及」??赡埽谀撤N巨大的壓力下,自己的某項特質(zhì)走向了壹個極端,比如對自己要求苛刻到根本無法完成既定目標,心思敏感到被人看壹眼就哭,跟人交往得太少,以致于跟人類社會脫了節(jié)……
心理治療可以幫患者更容易地發(fā)現(xiàn)問題、比較快地產(chǎn)生掌控感,但它和藥物壹樣不是最終手段,最重要的,還是患者「我想好起來」的意志力,和由此產(chǎn)生的行動力。
比如正視問題,比如嘗試(起初會很辛苦)成為壹個有彈性的人,比如按時按量服藥,比如保持跟他人的接觸與聯(lián)系,比如尋找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比如養(yǎng)成壹個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
整天不開心,沒什么大不了的,正常人也只是在壹些時候開心——連精神發(fā)育遲滯者也不會傻笑壹整天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接受「情緒的正常波動」。
有時提不起興致,也沒問題,有空發(fā)個呆、沒空麻木地工作就得了。感覺狀態(tài)不夠好,我們可以主動地調(diào)節(jié),腦子里想得再多、再好,都不如卷起袖管真正做壹件事。
了解更多抑郁方面的知識,接觸抑郁領域的專家
點擊:『專題』6個錦囊,助你全面了解并馴服抑郁這頭怪獸
抑郁,其實離我們很近。長期處在抑郁癥或者抑郁情緒之中,讓我們的快樂轉瞬即逝,生活也被蒙上壹層灰色。
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療愈能力的,我們的人生可以再好起來。
面對抑郁我們可以怎么自救,拿回生活掌控權?
如何走出抑郁的狀態(tài),重見生活中的陽光?
如何幫助身邊抑郁的人,重獲快樂?
向你推薦壹心理團隊特別研發(fā)的
對于每個在抑郁長夜里行走、恐慌不知所措、甚至不被理解的的人,壹心理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