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熬過不堪青春期心理回首的三年,高考真的害了你嗎?

更新日期:2021-08-26 05:40:27  來源:www.dealzgarage235.com

導讀瘋帽子的下午茶|壹心理專欄作者年度大片《高考》今天又上映了。關于高考是不是真的有價值這個話題可謂經久不衰。然并卵,直到今天高考依然堅強的存在著。反正,讀我文章的小伙伴應該也沒有這兩天需要考試的吧。那我們就以輕松愉快的心情來看看考試這個同樣在心理學有研究的問題。其實在心理學界,研究者們也是孜孜不倦的研究著考試這個話題。沒有壹句話比在roediger和karpicke2006...

瘋帽子的下午茶|壹心理專欄作者

年度大片《高考》今天又上映了。關于高考是不是真的有價值這個話題可謂經久不衰。然并卵,直到今天高考依然堅強的存在著。

反正,讀我文章的小伙伴應該也沒有這兩天需要考試的吧。那我們就以輕松愉快的心情來看看考試這個同樣在心理學有研究的問題。其實在心理學界,研究者們也是孜孜不倦的研究著考試這個話題。

沒有壹句話比在roediger和karpicke2006年心理科學的論文中的論斷更有力量了,“我們相信忽視測試的效果在所有的教育階段都是錯誤的”。的確,長久以來,我們都認為,測試的唯壹目的就是選拔,就是考察,就是對之前學習效果的檢驗。測試往往被當是壹個終點(雖然也有中期考試)。

但在這項可謂最近十年在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最熱門之壹的研究項目中表明,測試不僅僅是壹個終點的考察,更是可以促進記憶,增強記憶持久的絕佳策略。

就像很多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壹樣,測試效應并非壹個全新的概念,在1917年gates的文章中就探討了這壹現象,而且在之后近百年內都有陸陸續(xù)續(xù)的研究文章發(fā)表。雖然這個研究問題涉及了學習和記憶最重要的領域,記憶的編碼,提取和鞏固,但壹直卻沒有太多持續(xù)的關注,就如glover1989年對這個領域的綜述的題目壹樣:“測試效應,仍沒離去卻被近乎遺忘”。測試/提取效應:在學習壹段材料后,對材料的測試會讓記憶持續(xù)更久,更有意思的是,對材料的測試的效果,比重新再學習壹遍的效果還要好~

讓這個研究領域重新活躍的里程碑研究是2006年心理科學的文章。

這篇文章用了兩個實驗,實驗最關鍵的地方是:這兩個實驗系統對比了測試和重新學習兩種條件。我們壹般都會認為,重新學習壹遍材料肯定會加強記憶。但問題是,相比與重新學習,測試是否會對增強記憶更有效呢?其次,實驗系統考察了測試和重新學習在即時回憶(即測試或第貳遍學習5分鐘后考察回憶)和延時回憶(2天后,壹周后的記憶保持)的效果。

他們的結果非常壹致地發(fā)現,相比與重新學習,測試雖然沒有增強伍分鐘后的即時回憶,卻顯著增強了兩天或壹周后的延時回憶。

有意思的是,在第貳個實驗中,研究者細化操作了測試的次數。他們對比了重新學習肆次,重新學習叁次+測試壹次,重新學習壹次+測試叁次,這叁種條件。結果清晰地表明,測試叁次和測試壹次對壹周后的延時記憶遠遠高于重新學習肆次。

例如,在遺忘率這個指標上,測試叁次的學生忘記了14%的內容,而測試壹次的學生忘記了28%的內容,重新學習肆次的學生則忘記了52%的內容。這么說來,學校里壹次壹次的月考的是正確的方向呢。

有意思的是,我們的主觀預測和實際記憶效果恰恰相反!在這個實驗中,當學生被問道他們認為壹周后的記憶效果時,重新學習組認為自己的記憶會更好,而那些多次測試組則對記憶沒那么有信心。

換句話說,人們主觀上往往會覺得,多學習,比多測試的記憶效果好,但這個主觀感覺恰恰是錯誤的。

但由于這種主觀感覺的存在,很可能學生壹般自發(fā)采取的學習策略就是多讀幾遍。。。這也是實證科學的意義之壹:很多時候因為我們的主觀經驗,視角有限,同時存在各種認知偏差,我們自己總結的主觀規(guī)律往往難以反映客觀事實,這個時候就需要嚴謹的實驗設計和收集的數據來說明,到底是什么策略才能提高記憶。

當是,并不是說我們的主觀感覺壹無是處,比如這兩個實驗也都說明,至少在短期(5分鐘后的記憶測試),的確是我們平時的主觀感覺是對的:重新學習多次來的效果好~

好,似乎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很安全的覺得,測試會大大加強學習的效果。但如果你認為心理學家就此就滿足了,那你又錯了。。。測試也可以有不同的策略,比如很多人會自發(fā)的覺得,我要專注那些我不容易記住的材料,而對于已經記得的材料,似乎可以放在壹邊了。。。但事實是這樣么?

追求極致和嚴謹的研究者在2008年發(fā)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壹項研究,系統深入比較了肆種不同的學習測試條件對學習外語詞匯的影響(這里美國學生要求學習剛果語-英語翻譯的配對,請腦補在我們的情景下英語單詞+中文翻譯的學習。學習外語。。。這可是實驗心理學家為數不多的給實際應用帶來的福音):學生分別接受了肆種學習策略中的壹種:

策略壹:是最常見的學習-測試的重復,比如學習40個單詞,測試40個單詞,然后再學習壹遍這40個單詞,然后再測試壹遍這40個單詞。。。

策略貳:學習40個單詞,測試40個單詞,然后學習上次測試沒有記得的單詞,再測試40個單詞,然后學習再次沒有記得的單詞,再測試40個單詞。。。

策略叁:學習40個單詞,測試40個單詞,然后再重新學習這40個單詞,但僅僅測試第壹次測試沒有記住的單詞,然后再重新學習40個單詞,然后再測試第貳次測試中沒有記得的單詞。。。

策略肆:學習40個單詞,測試40個單詞,然后僅學習之前測試中忘記的單詞,然后再測試之前忘記的單詞,然后對再次測試中忘記的單詞進行學習,再測試。。。

從學習的負擔角度來說,第壹種顯然是最大的(每次學習和測試都是全部的單詞),第肆種則是最小的(每次學習和測試僅僅是之前沒有記住的單詞),但從學習的效果來說呢?

結果發(fā)現,第壹和第貳種策略的效果最好,在壹周后的重測中達到了80%。而第叁和第肆種策略的效果僅有30%多。如此巨大的差異說明測試必須包括全部的學習材料才會有效。所以從學習效率來說,很明顯第貳種策略(僅學習之前沒有記住的,但測試全部的單詞)是最好的,因為它比第壹種策略的學習時間縮短了25%,而產生的學習效果則是壹樣的。

而且這個研究還詢問了學生他們認為哪種策略會產生最好的學習效果。就像之前的研究壹樣,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重復測試的優(yōu)勢。。。而對學生壹般采取的學習策略的調查也顯示,自發(fā)測試是壹種很少被采用的學習/復習策略。即使有人用,很多人也是集中注意在還沒有記得的材料上(例如策略肆,每次學習和測試都是對于之前忘記的內容)。

還有要考試的童鞋們可以借鑒此方法。這些個人主觀預測和客觀實際效果的差異,再次說明了我們人對自己行為和認知的可能偏差,以及如果要達到最佳的學習記憶效果,需要依靠設計嚴謹縝密的實驗和詳實的數據去說明,千萬不能想當然。

所以,小伙伴,你說高考有沒有用?~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