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心理學解讀老年人成最易受騙人群

更新日期:2021-09-04 23:17:35  來源:www.dealzgarage235.com

導讀心理學解讀老年人成最易受騙人群:從心理學上講,老年人更需要有歸屬感。當這種被關懷的需要如果該在家里人那里沒有得到滿足時,推銷人員的“溫柔以待”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的推銷人員,對老人顯得比親兒子、親閨女更親切。那種熱情和關懷,確實挺能打動老人。然而52%的老年人因害怕子女埋怨而不敢告訴子女,詐騙人員知道老人的這種心理,也是選擇老年人的一個因素。老年人大多累積了...

心理學解讀老年人成最易受騙人群:從心理學上講,老年人更需要有歸屬感。當這種被關懷的需要如果該在家里人那里沒有得到滿足時,推銷人員的“溫柔以待”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的推銷人員,對老人顯得比親兒子、親閨女更親切。那種熱情和關懷,確實挺能打動老人。

然而52%的老年人因害怕子女埋怨而不敢告訴子女,詐騙人員知道老人的這種心理,也是選擇老年人的一個因素。老年人大多累積了一定的財富,同時,他們身體虛弱、精神衰弱。財富和身心脆弱的共同作用使得老年人處于高度消費風險之中。

下面介紹一下騙子慣用騙術,希望廣大老年人及其子女提高警惕

利用“贈藥”、“免費試用”等促銷手段,吸引老年人購買產品。

以“免費檢測”的手法,用虛高的檢測結果,唬騙老人購買、服用保健品。

打著“名醫(yī)義診”的名號,讓銷售人員穿上白大褂充當“名師”。

用“免費出游”的促銷手段,專車接送老人,免費送頓簡餐,再讓老人購買保健品。

開展“專家講座”,實際上是穿白大褂的“專家”講述保健品效果。

用加入會員制的促銷手段。

在商場門口采用“免費抽獎”的手段,讓老人得到“優(yōu)惠購買保健品”的大獎。

如何跳出“保健品圈套”?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具有所謂的療效。只是通過長時間服用讓身體起到保健作用的一種食品。

要選擇正規(guī)的渠道購買,切勿通過會議銷售、街頭義診等方式購買,切莫相信“一個療程就見效”、“治愈率為99%”、“無效退款”等絕對化語言。

在購買時,應仔細查看廠名、生產日期,并查看標識及文號,認準保健食品的“藍帽子”標志和國家批準文號,同時索取購物發(fā)票。

防止被銷售人員纏身,老人可以“自己做不了主”、“回家問問子女”等理由推脫。若發(fā)現(xiàn)經營者有違規(guī)違法行為或者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應及時撥打“12315”、“110”等投訴舉報電話。

溫習提示:老年人需提升自身的消費風險防范意識,在購買保健品、尤其是金額過高的產品前,最好能與晚輩商量,聽取他們建議,不要立即決定購買。同時也希望家庭中的晚輩更多關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多溝通、多交流、常聯(lián)系,多些親情和關懷。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