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1經(jīng)常聽到一些家長感嘆:唉,算了,我家孩子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事實真是這樣嗎?往往那些在學校被認為是調(diào)皮搗蛋,不是塊學習的料的孩子,在生活中社會上卻是學習能手,上山捉鳥下海捕魚,樣樣在行。這又是為什么呢?也...
1
經(jīng)常聽到一些家長感嘆:唉,算了,我家孩子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
事實真是這樣嗎?
往往那些在學校被認為是調(diào)皮搗蛋,不是塊學習的料的孩子,在生活中社會上卻是學習能手,上山捉鳥下海捕魚,樣樣在行。
這又是為什么呢?
也許有朋友說,那不一樣,上山捉鳥下海捕魚多開心呀,我孩子不是學書本知識的料。
這樣看來,人們有個感覺:上山捉鳥下海捕魚是快樂的,而學習書本知識是沉重的,痛苦的,令人不快樂的。
2
其實無論從過程還是給人的感覺,兩者是一樣的,甚至在感覺上,最后書本知識的學習所產(chǎn)生的快樂是超越前者的。
過程上,兩者都需要動腦筋,需要技能的熟練。比如學化學,你得掌握化學的基本元素,記住它們的特性,然后能熟練駕馭操作它們。而做為捕魚能手,得熟知各種魚的特性,然后對環(huán)境有清晰準確的辨別力,最后能想出辦法捕到它們。
給人的感覺,上山捉鳥下海捕魚的確令人快樂,但書本知識的學習如果是痛苦的,那么緣何那么多的科學家、哲學家能在知識的海洋里痛苦地掙扎一輩子?建立在那么多晦澀難懂的枯燥符號上的科技為何還在往晦澀難懂上推進?
事實上,從生理結果上來說,一旦孩子主動進入到思維層次,并能在其間有所收獲,那么他對快樂的體驗等同于上山捉鳥下海捕魚,而且到達一定程度時還會遠遠超過。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上山捉鳥下海捕魚,對手往往是不變的,不就是鳥呀魚呀,所以捉迷藏的招式也就那幾種,因此最后就會產(chǎn)生倦怠。這在游戲里也一樣的,所以游戲會經(jīng)常升級換代。
而知識學習就不一樣了。知識是無限延展的,一點延展就會帶來豐富的需要挑戰(zhàn)應對的空間領域,因而成就感的內(nèi)容往往也是豐富多彩無限遞伸的。
說到這里,前面的家長就該問了:那為什么我的孩子說起捉鳥抓魚,就眉飛色舞,說起學習,就愁眉苦臉?
3
當然二者還是有區(qū)別的。
比如學校的學習更多是理念的輸入,來自書本,多用腦工作。后者是生動的體驗,來自生活,是腦與身的結合工作。
顯然,于后者,發(fā)起時不需要準備什么,簡單輕松就可以收獲到原始不受束縛的快樂體驗,而且只要經(jīng)常小有收獲,當事人必然陶醉其中,最后就能成就一個行業(yè)能手。
但腦的工作要產(chǎn)生快樂體驗就沒那么容易了,受很多條件限制。
首先、它得擺脫被動的學習,不是家長與社會的要求,而是好奇主動熱情的涉入
其次、剛開始的涉入過程必須有快樂的獎賞機制:掌握一個新技能,立足大自然的自我肯定——信心與快樂感
再次、階段學習必須建立在一定空間的思維領域里。就象魚兒必須有一個水域可供穿梭
然后、持續(xù)的學習需要保證這個思維領域可以得到不斷更新拓展。就象水域越大,氧氣越足,魚兒游得越歡
還有、這個思維領域必須隱藏一些神密領域,然后被思維這條魚發(fā)現(xiàn)并進而去探索去打通。
最后、大腦需要學會基本的游泳方法,也就是掌握一些思維方法,從狗刨式到自由泳到花式泳,從而可以面對處理各種各樣的思維領域場景,方法越多,感覺越暢快越自由。
而思維領域的內(nèi)容就是知識材料庫。孩子對材料越熟,庫越大,游泳本領越高,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就越大,就越能享用在知識海洋自由游弋的快感。其次庫里邊新奇的東西越多,就越能調(diào)動起孩子探索的欲望,越探索形成的材料庫就越大,水域就越寬廣。
4
說到這里,大家就該明白孩子們?yōu)槭裁磿詰儆螒蛄耍?/p>
因為它完全遵循了兒童的心理規(guī)律:循序漸進,由淺及深,步步誘導,給予孩子戰(zhàn)勝困難的可能性,令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收獲努力換來的獎賞。
而在書本知識的學習上,我們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是:
第一、無法化被動為主動,總是被家長逼著要求著學習。因此孩子往往認為是為家長而學習。而這就是束縛,它會捆住思維不讓它動彈。
第二、剛上幼兒園,家長們因為自己的無知就會因為孩子識字比別人少,比別人慢,或者不專心而斥責孩子笨,傻,貪玩,從而把快樂學習的獎賞機制給抑制了。當然還有通過其它方式抑制的。比如父母經(jīng)常吵架,讓孩子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下學習;老師的態(tài)度與言語,某次或某種經(jīng)歷或氛圍,讓孩子無法專心進入學習狀態(tài);對一次學習失敗的應對方式不對等等。
第三、知識基礎不牢,也就是階段性學習里,要思考時,腦瓜子里沒有相應的思考材料,即沒有足夠的思維領域讓自己的思維去游弋。
第四、經(jīng)常性炒舊飯,沒有新穎的知識介入,讓思維不能及時吸收氧氣與陽光,從而產(chǎn)生倦怠。
第五、知識呈現(xiàn)的時候沒有設置足夠可探究的空間。思維喜歡主動探索,但如果看看沒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就會懶散下來。
第六、有思考材料,但用這些材料干什么?怎么用?從那里入手?出錯了怎么辦?孩子沒有思路與方法。
5
現(xiàn)在家長該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了吧?
不是天生不愛學習,而是后天的養(yǎng)成。而想要孩子愛上學習,必須處理好前面提到的6個方面的問題,而不是用一句我家的孩子天生不愛學習這樣的話來放棄努力。
因為人的生命不同其它,在于有意識思維能力。
從此意義出發(fā),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種可拓展性的思維能力便是我們對孩子生命呵護的真正價值所在,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包括書本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