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鄧美婭|壹心理認證心理咨詢師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及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總會建立起這樣或那樣的不良圖式,這些圖式就是我們固有的認知及反應方式,在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之前,這些圖式回伴隨我們不斷重復在生活工作中,突破圖式很重要,本文就是壹個尋找圖式、認識圖式、突破圖式的過程。小莉看起來人長得清秀,打扮也還算入流,來到咨詢室她看起來有些...
鄧美婭|壹心理認證心理咨詢師
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及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總會建立起這樣或那樣的不良圖式,這些圖式就是我們固有的認知及反應方式,在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之前,這些圖式回伴隨我們不斷重復在生活工作中,突破圖式很重要,本文就是壹個尋找圖式、認識圖式、突破圖式的過程。
小莉看起來人長得清秀,打扮也還算入流,來到咨詢室她看起來有些拘謹,坐下來說的第壹句話是“老師,我想退學”,“大學不是你努力很久才考上的嗎,發(fā)生了什么讓你不想繼續(xù)讀書了呢?”在我的引導下小莉說出了自己面臨的困難。
原來小莉壹直害怕與人相處,初高中以學習為中心,所以還能勉強應付,但來到大學后發(fā)現(xiàn)學習只是大學生活的壹小部分,更多時候大家把時間花在了交朋友,發(fā)展興趣愛好,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等。面對這些變化,小莉壹時不知如何是好,小莉認為自己性格內(nèi)向,孤僻,沒有安全感,跟室友相處不好,感覺她們瞧不起自己,甚至有時還在背后說自己的不是,別人跟自己說什么都會想很多,她還舉了壹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幾個同學壹起走,如果別人沒有跟上,她就會想是不是別人討厭她,所以不想跟自己壹起走。同時她對自己有“自我厭惡感”,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優(yōu)點,因此也沒什么興趣愛好而言,更不敢參加什么社團活動,因為擔心失敗出丑。這樣的大學生活讓她無所適從,不知道這樣下去還有什么意義,父母又會怎么看待自己呢,想著這些就對上好大學失去了信心,于是來到了咨詢室。
小莉講了這么多,我真切的感受到她的無助,但她走進了我的咨詢室,我想她其實多么希望能改變目前的現(xiàn)狀,有這樣的動力存在,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疏導小莉是可以很好的適應大學生活的。為了更好的幫助到小莉,我們決定壹起試著去探討她的行為情感反應的固有模式,我們稱之為適應不良圖式。
適應不良圖式是自我挫敗的情緒和認知方式,形成于生命早期或者叫童年經(jīng)歷,并在壹生中不斷重復。經(jīng)小莉的描述我感覺她擁有“社交孤立”的不良圖式,會時不時回避社交情景與社交群體;同時具有“消極/悲觀”圖式,表現(xiàn)為總是關注消極方面而忽視積極方面,總是擔心害怕;還具有“懲罰”圖式,以苛刻、懲罰的方式對待自己,她對自己有“自我厭惡感”就源于不接受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壹無是處的自我認同方式。
為了讓小莉更好的意識到她有這些適應不良圖式及其產(chǎn)生的根源,我們進行了壹次成長歷程的探尋。原來小莉爸爸是公務員,媽媽是教師,叁歲前外公外皮帶大,后來回父母身邊上幼兒園,小莉說上幼兒園自己并不乖,不聽話,蠻調(diào)皮,因此經(jīng)常挨爸爸的打,她已經(jīng)不記得自己小時候為什么挨打,但那種“害怕,恐懼”的感覺還記得,爸爸打自己,媽媽在旁邊并沒有什么表示。上小學開始,受到同學的排斥,有委屈向爸爸媽媽求助,但他們都會覺得是自己的不是而要求自己好好的在學校表現(xiàn),而老師也只是表面批評那些排斥或打壓自己的同學,而結果卻是引來同學更多的報復,就這樣壹直讀完初高中。她跟我說“我覺得我的爸爸媽媽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是缺席的,我經(jīng)歷的所有重大事情他們壹點都不知道,他們只會對我提出各自各樣的要求,而我周圍的人似乎都不怎么喜歡我”,說到這些小莉幾度哽咽,能感覺到小莉內(nèi)心的委屈,對父母有很多的抱怨。我很同情小莉的經(jīng)歷,但同時我又看到壹個堅強的小莉壹直在努力的掙扎,試著不斷前進。于是在聊了這么多的不開心內(nèi)容之時,也希望引導她看到自己另外壹面,我說道:“原來你經(jīng)歷了這么多,可是你還壹直堅持學習、上進,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你呢?”“因為我很犟吧”“太好了,你看,爸爸媽媽說你犟而在學校表現(xiàn)不好,而我們發(fā)現(xiàn)犟卻能讓你不斷堅持下午,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兩面的,就如你也壹樣,你也有很多的優(yōu)點和長處,我們可以壹起去探尋他們,相信你的大學生活及未來會變得更順更好”。小莉聽到這些似乎感覺到更多的希望,于是同意在接下來的壹周回去尋找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或者記錄自己做的不錯的事件,下次回來跟我壹起談論,在咨詢結束時我們確定了具體的咨詢目標---進壹步明白自己的適應不良圖式并打破它們。
從小莉的傾訴中我們看到在她的早期生活經(jīng)歷中表現(xiàn)出她的需要受挫,試想想壹個小孩在叁歲前不在父母身邊,缺乏父母該有的關愛,而在她記事起她發(fā)現(xiàn)自己很少在環(huán)境中體驗到好的事情,而是經(jīng)歷了壹些創(chuàng)傷事件,比如父親的打罵、同學的排斥等,這些早期經(jīng)歷形成了她早期適應不良圖式(社交鼓勵、消極/悲觀、懲罰)并伴隨其成長。為了能擊破這些不良圖式,我們采取了意向和對話體驗技術,希望壹方面喚起與她早期適應不良圖式有關的情緒,另壹方面通過對小莉進行再撫育達到治療這些情緒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去滿足她童年時期未滿足的需要。
1.通過創(chuàng)傷性記憶的意向處理幫助小莉恢復自我,感受自我價值感。我們讓小莉在方式安全的狀態(tài)下在頭腦中慢慢去浮現(xiàn)壹副和父母雙方任何壹方發(fā)生的令自己感到不開心或痛苦的事件。小莉隱約看見自己被父親打了壹頓,并被推出門外被告知“等你想明白不哭了自己進來”。我讓她像小孩壹樣去感受自己的情緒,像小孩壹樣去跟爸爸說話,同時我也以父親的口氣跟她說話去激發(fā)她的情感。當然這些工作都是在充分了解她的成長歷史,利用她提供的信息而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激發(fā)小莉的“憤怒兒童”。大家應該明白,即使是小孩她也有自己的需求和表達情感的需要,她應該擁有跟大人壹樣的表達自己需求和感受的權利,但小孩弱勢,很多時候鑒于大人的強勢而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表達。因為我們的工作是幫助“兒童”實現(xiàn)自己的權利。于是在意象中引導小莉:“現(xiàn)在,我們似乎已經(jīng)看到壹個不同的小莉形象了,壹個憤怒的小莉,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爸爸對待自己的方式惹怒了,你能意象自己成為壹個憤怒的小莉---不屈從于爸爸的打罵,并對爸爸的行為表現(xiàn)出憤怒?”得到小莉肯定回答以后我們進行了壹次激烈的對話,最后小莉大聲的喊出“我不會再讓你打我了,讓你虐到我,我需要你的愛,可是你卻沒給我,你是壹個不合格的爸爸,我不需要你這樣的爸爸”壹遍又壹遍的讓她重復表達這些憤怒,結束咨詢時她感覺自己輕松了很多,感覺自己恢復了壹些自我,自己更有價值感了。
2.通過再撫育脆弱的兒童模式突破適應不良圖式并獲得健康承認模式。在心理咨詢中我們再次和小莉商議進行意向工作,讓她閉上雙眼描繪出壹幅有兒童模式出現(xiàn)的畫面,小莉很快想起自己小學叁年級在學校的壹幕,同桌跟她起矛盾,然后全班同學都疏遠她,都對自己指指點點,我想征求小莉的意見去跟小小莉(小小莉就是小莉童年時候出現(xiàn)的那個形象)聊聊,想給小小莉壹些支持,但是小莉不同意,說小小莉很恐懼,害怕,并不信任我,從這里可以看出小莉正在保護小小莉不受傷害,對于有社交鼓勵和消極悲觀圖式的小莉來說,這些表現(xiàn)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她并不認為周圍的人是可信的,是會對自己好的,比較難以打開心扉。于是我試著問了問小莉小小莉為什么不信任我呢,原來她認為我會傷害她,會瞧不起她,我說小莉你認為我會那樣嗎?得到她肯定回答后我讓她轉告小小莉我是壹個好人,保證不會傷害她,終于得到了肯定,我可以跟小小莉對上話了,也就是可以跟小莉的脆弱兒童模式對話了。然后我要求小莉轉化為小小莉的角色去談她的感受,去了解她內(nèi)心的需要,而我就給予她盡可能多的支持。在此過程中小小莉告訴我她想要我告訴她“她是壹個好小孩,在很多方面都表現(xiàn)很好”,同時她希望我能擁抱壹下她,給她壹些力量,這些我都做了。我知道這些都是在童年她父母給予她很少的,在此時此刻她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獲取,也許可以讓內(nèi)心更加的強大。做完這些,我會要求小莉模仿我的形式進行自我撫育階段,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是成人了,作為成人是可以去給予曾經(jīng)那個小小的自己更多的力量的。于是引導小莉到“意向壹下你現(xiàn)在是壹個成人,你正在看著小小莉,你可以和她說說話嗎,你可以幫幫她嗎,使她感覺到好受壹些?”小莉開始了和小時候的自己對話的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小莉建立起了自己的壹部分,滿足了壹些小時候未曾滿足的需求,圖式變得越來越弱。
3.通過給父母和童年時期傷害過小莉的同學寫信達到情感的表達和權責的聲明,進壹步意識到圖式的不合適。當然這些信件并未寄出,只是讓她讀給我聽過。在讓小莉的信件中我們建議她去描述自己在童年經(jīng)歷了這些人的哪些傷害的事情,自己對這些傷害的感受是什么,當時希望從他們那里得到什么,現(xiàn)在想從他們那里得到什么。在小莉做完這個工作后她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人能給到對方的是有限的,而每個人也都是有優(yōu)缺點的,于是對父母更加的接納,而對自己也不再那么厭惡了。
通過以上叁種方式(當然我們不止用了這些方式)重復進行了幾輪,小莉越來越發(fā)現(xiàn)自己有力量感了,優(yōu)點變多了起來,對周圍人負面的想法也減少了,能更加積極主動的和周圍人互動。除了這些內(nèi)在的變化,還有就是她知道了怎樣去與內(nèi)在自己打交道,習得了我交給她的壹些方法,后來的她在學校壹直過得很開心。
咨詢小記:童年的經(jīng)歷總會帶給我們不可磨滅的印記,如果是積極的自然是幸運的,如果是消極的,其實我們也是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沒辦法改變已去的經(jīng)歷,但是可以改變我們的感受,改變我們的固有的壹些認知行為模式。所以如果我們在某些時刻遇到了成長的困惑,尋求咨詢幫助,壹定可以再次見到陽光。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