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dǎo)讀秦愷|壹心理專欄作家原題《和你的痛感共處》和痛感共處,聽起來是多么地不符合現(xiàn)代潮流,來找我的人都是希望我能幫他們擺脫或減輕痛苦??墒峭锤斜M管令人不悅,卻是我們的感覺系統(tǒng)接收到的信息,如果我們愿意正視這些信息,把面對痛感作為壹個成長的契機,很多時候可以使我們的生命進入另壹個階段。電影《絕命海拔》里有這樣壹段情節(jié),在挑戰(zhàn)珠峰前,登山者們看到了不少先前冒險者的遺體,...
秦愷|壹心理專欄作家
原題《和你的痛感共處》
和痛感共處,聽起來是多么地不符合現(xiàn)代潮流,來找我的人都是希望我能幫他們擺脫或減輕痛苦。可是痛感盡管令人不悅,卻是我們的感覺系統(tǒng)接收到的信息,如果我們愿意正視這些信息,把面對痛感作為壹個成長的契機,很多時候可以使我們的生命進入另壹個階段。
電影《絕命海拔》里有這樣壹段情節(jié),在挑戰(zhàn)珠峰前,登山者們看到了不少先前冒險者的遺體,在營地里就開始談起為什么要去干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登山影響夫妻關(guān)系;要花上很大壹筆錢;極有可能送命等等。登山者貝克是壹名美國醫(yī)生,家境殷實,盡管結(jié)婚多年,夫妻倆仍會慶祝結(jié)婚紀念日。這對夫婦還育有壹子壹女。套句流行的俗話:貝克是人生的大贏家。盡管路途中目睹了登山者的慘狀,他感到很不安,但仍然不改變上山的想法。他對同行的伙伴說:“當(dāng)我在家的時候,我感到壹股沉重的陰郁,可壹旦到了山上就感到無比輕松。”我們都知道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呼吸越困難,平地里的壹磅到了山上就像是十磅,貝克的這份輕松不在身體,而在心里。
貝克很有代表性,在許多登山冒險者心里,那是生命的渴望。在這份渴望面前,世俗的陳規(guī)與生活方式,都不值壹提,他不去做這樣的事,壓抑的是生命力,雖然活著,這種活法卻是受限的,是別扭的。引領(lǐng)他找到自己渴望的,正是他那種看似完滿生活里的痛感,那份沉重的陰郁。
在壹心理的問答板塊里,經(jīng)常會看到像這樣的表述:我不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干什么都沒有感覺,我怎樣才能找到喜歡的工作?
在我看來,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找到壹份什么樣的工作,而在于干什么都沒有感覺。壹個人的意識就像被套上壹層厚厚的外殼,與外界絕緣,與自己的感覺系統(tǒng)絕緣,這樣無法觸及內(nèi)心真正的渴望。提問的人處于焦慮之中,這其實是幸運的。焦慮就是壹種痛感,人還有感覺,在厚厚的外殼上,有這么壹道狹窄的裂縫,它為通向內(nèi)心留出了壹條通道。可惜的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遇到的時候,往往希望借著較容易實施的方式,企圖消除或減輕這種痛感。提問的人以為外在真的有這樣壹份工作,讓他喜歡,讓他獲得生命的激情。如果他不能持續(xù)地保持對生命的覺察,這樣的做法注定失敗,因為無法滿足內(nèi)心真正的需要。還有很多時候,人們借助的簡易方式常常又是危險的,比如暴飲暴食、購物、網(wǎng)絡(luò)、游戲、性、迷幻藥等,這些方式現(xiàn)在幾乎是隨處可得,相比之下,壹步壹個腳印踏實向前顯得既單調(diào)又無聊(影片中向?qū)Φ巧秸叩膭窀媸牵簞e老盯著頂峰,壹步壹步向前走)。簡易的方式卻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更多的痛苦,各種成癮泛濫,成癮又導(dǎo)致更低的自我評價,進壹步降低自尊。
除了工作,還有許多在我看來是同類的問題:比如和張叁結(jié)婚還是和李肆結(jié)婚、無法離開不斷導(dǎo)致傷害的關(guān)系等等。其實,無論是張叁還是李肆,都無法壹直滿足不斷比較,不停衍生的欲望,無法填補內(nèi)心的空洞和自卑;無論哪份工作,都無法壹直保持生命的激情;無論用什么方式把那人留在身邊,都無法消弭那份孤獨感……
在電影結(jié)尾,在風(fēng)雪中昏迷了壹夜的貝克,突然看到了妻子和子女,聽到了他們的呼喚,竟然“死而復(fù)生”,自己走回了營地。接近死亡,讓他看到了內(nèi)心的牽掛。陰郁讓他去登山,登山讓他接近死亡,死亡讓他回歸家庭,痛感又壹次給他帶來信息。
痛感總是會提醒我們:你的某個地方需要調(diào)整。失去痛感,我們的生命就會停滯不前。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解讀那個信息,就先待在痛苦里,聽聽它的聲音,把它視為認識自己的機會。如果你選擇了某種滿足方式,不妨像貝克壹樣,登山時仍保持你的覺察,痛感會引領(lǐng)你前行,走向內(nèi)心。
秦愷,國家貳級心理咨詢師。擅長人本主義取向治療、焦點解決短期療法、沙盤技術(shù)。咨詢qq:446580139